上海石库门数量严重萎缩 9万人蜗居至今“拎马桶”
很多市民或许不知道,在这座城市之中,仍有9万左右的居民需要天天“倒马桶”。记者近日从市政协文史委、市规土局等主办的“上海石库门的保护和传承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本市仍有200万左右的人居住在石库门之中,而关于石库门的保护和传承则面临着不少难题。
现存石库门建筑5万幢
石库门,是不少上海人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石库门便不断在上海出现,主要集中在黄浦、虹口、静安和闸北区等中心城区。直到目前,本市仍有200万左右的居民住在石库门里弄之中。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现存较为完整的石库门风貌街坊约173处,共有石库门里弄1900余处,居住建筑单元5万幢。2000年以来,上海着手石库门的抢救性保护;2004年将中心城区的12个片区列为历史风貌保护区,其中也包括了部分石库门建筑。今年,市规土局公布了首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街坊”中,石库门街坊达到51处,超过一半。
尽管已有部分石库门列入法定保护范围,但对现存总量而言仅是小部分,大批石库门建筑因还没列入保护名录而可能随时被拆除。同时,由于很多石库门建筑已接近建筑使用寿命,建筑状况不断恶化,再加上保留石库门可能带来过高成本,上海石库门的数量正在严重萎缩。9万居民仍“拎马桶”
解放前上海有约20万石库门里弄建筑,近60%的上海人居住其中。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约70%的旧式里弄被拆除,根据改造计划,至2020年还有相当数量的石库门里弄将消失。调查发现,石库门的居住现状与民生矛盾突出,“七十二家房客”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石库门居住密度过高,目前仍有大量居民居住在里弄之中。大部分石库门都是在2000年后才安装了卫生设施,但全市仍有9万居民还在“拎马桶”。
居住环境差,居民希望通过动迁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迫切。而石库门由于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因此无论拆迁、征收还是置换、租赁成本都极高,如黄浦区的动迁成本平均超过每平方米20万元。
抢救保护应纳入规划
目前,上海已经启动了石库门申遗的工作。而根据联合国要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建筑的居住环境,减小居住密度,以改善民生。
然而,上海石库门的保护修缮缺乏资金保障,主要由置业集团进行管理,一般只会拿出少量资金对其进行简单修缮,而在石库门的土地置换、房屋使用权以及相关税收、财政优惠政策等方面,都没有合理的长效机制。
对此,专家指出,应该将石库门的抢救保护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建立专门职能机构,制定石库门保护相关政策和法规;将部分石库门纳入保障房体系,建立准出入机制;设立石库门专项保护基金,建议政府每年从土地外批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石库门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