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的“大案牍术”

2019-10-18信息快讯网

蔡登山的“大案牍术”-信息快讯网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

蔡登山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孔子曾经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句话道出了历史研究者的悲伤。历史研究要求谨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孔子治史谨慎,然而谨慎的代价是乏味,所以《春秋》写得犹如“断烂朝报”,也许可信,然不可爱。

若“审慎”过头了,历史便也无从写起。例如作者不得不面对的追问是:文献何来?材料的真实性谁能证明?谁又能为其证明而证明,如此循环往复,一切皆为可疑。再诛心论之,如果当时这份材料写下的只是违心的谎言,而机缘巧合之下,后世又只有这份材料留存于世,历史真相岂不是因这份材料而完全被遮蔽?这样思考,当然有些异想天开,但经历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之后,两千年前的某些酷吏、儒生留下的“满纸荒唐言”,有时不就是我们面对的文献和历史材料么?这历史叙述如同黑泽明的《罗生门》。一个故事被许多不同的当事人作了许多有利于自身立场的叙述,读者无法认定哪个人的叙述是可信的。如果只有其中一人的供词留存了下来,那么历史记录和不可靠叙述的小说文本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历史研究的结果是经不起彻底的怀疑主义者质问的,因为真相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切结论,都有可能被推翻。然而,那份体现出考证过程的求真的热忱和能力,而非具体成绩,或许才是我们唯一可倚待的历史可靠性所在。

蔡登山是史料的迷恋者,他的《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从生活细节,尤其是交谊往来切入历史。这个切口,是作者颖悟历史人情的选择。庄子曾说,凡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所溢之美言、恶言,多为妄言,难以真正信任。而若之前交谊甚笃,其后割席断义,则往往有私交往来信件因意气而公布,结合事情颠末,往往能因此推出实情。百分之五的绝密文献,往往如卤水,点活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普通材料。所关注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力越大,则这些绝密文献对历史研究的价值也就越高。蔡登山就迷恋这样的文献,常常“惊呆”于背后的隐情。

这看上去很“野史”,但野史的“虚假性”定义往往只是“正史”遮蔽、扭曲、窜改的栽赃,如果历史研究的价值在于求真,那么先天认为“野史”为伪的观念,本身就不是历史研究的真精神。所以蔡登山在处理这些“野史”材料时,所用的方法,却是科学的手段。

如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当有材料出土,常会有新发现,有时虽是细微的事件,也会影响全局,甚至改变后人对某人某事的既定印象。一般写历史的论著大都偏向于宏大的叙述,对于细节甚少去顾及,有些看似不重要的材料被忽略了,但这些材料,有时影响甚大,若能细心爬梳,可能会把以往的整个论述推翻。因此蔡登山常常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在写文史方面的著作时,要求证据能呈现在那里,证物当庭,总不能随意去捕风捉影地推断或臆测。当然要找到这些证物绝非易事,蔡登山跑遍了大型的图书馆,查了拍卖图录,拜访了不少收藏家,才写出了20篇文字。

又如大数据推理。蔡登山被戏称为“文史界的福尔摩斯”,他是带着侦探的心情和方式,投入到历史叙事的事业上来。对他而言,历史的真实不在于自欺欺人的“客观”上,而在于历史人物忠实于其个人需求的表达上,而侦探就是要在这些忠实于自己的对外谎言中进行心理分析式的“云计算”。历史传主的自我陈述,勾勒了在自利的动机和时代浪潮影响下人的自我描述,在懂得用材料的历史学者看来,通过对人性的理解,这些看似主观的材料里就秘密传达了内心的真实情绪;而他人撰写的侧面材料则反应了他人在自利的动机和时代浪潮影响下对历史传主的审视,从而烛照出传主自处于时代的被看见的形象;书信则由于书写的私人性质,使历史书写具有直抉时代幕布下裹藏一角之人心的意味,为历史增添了情感和生命的细节。当材料碰触在一起时,这种书写的个性越鲜明,所呈现出的历史就越逼近于“主观的真实”。这种逼近的真实,需要更艰难的推理,也需要更具耐心的理解者。

蔡登山的“大案牍术”-信息快讯网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海报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概念叫“大案牍术”,从大量的材料分析和计算中获取最具解释力的假设,再用此假设去经受所有材料的检验,从中推出最合情理的结论。这与福尔摩斯推理的思维方式相近,而文史考据者的工作,其实与侦探破案没什么不同。蔡登山致力于找到那些“无头案”或“案中案”的新物证,从而推演出这个案情可能性的某种走向以及更新的结论,给这个案件下一个往前再推进一步的判断,这个判断,可能就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存在。

蔡登山一面讲说历史公案,一面也具象阐释晚清时代独特的社会生态,以及传主们的普通生活、荣辱心情。晚清故事的串讲,坊间自有多种著作,串讲必然显得大同小异,但蔡登山不作此等串讲,只力图说清案情始末,在他笔下,整个晚清呈现出的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故事,所有这些故事,虽没有一个是“真正”完整的,但就像一片片泛黄残碎的陶片,通过它的位置和留白去感受未能看见的沧桑,历史的真相于是亦不远矣。


作者:文义经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