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就叙局势达成“历史性协议”,两大国心满意足,但谁又为叙利亚“伸冤”
▲ 10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索契会晤。| 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0月22日,在索契进行了6个小时的紧张对话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叙利亚东北部的局势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
23日,土耳其国防部表示,无需在叙北部进行新的行动。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取消此前对土耳其实施的制裁。
回顾一下这起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跨境打击”事件,从“打响第一枪”到“停火”的过程:
10月7日,美军宣布撤离叙利亚东北部;
9日,土耳其发动“和平之泉”军事行动打击叙库武装;
13日,叙政府军应库尔德人之邀“共同抵御侵略”;
15日,俄军巡逻军事重镇曼比季;
17日,美土达成五日停火协议,同意土耳其建立“安全区”;22日,俄土总统签订谅解备忘录;
23日,土耳其向美国宣布停止军事行动、实现“永久性”停火,美国称将取消对土制裁……
短短半个月时间,叙利亚局势经历了“过山车”,从出兵到停火,土、俄、美、叙、库五方势力且打且谈,到目前为止,各方表面上取得了平衡,但未来风险仍在。
首先是土耳其。通过17日和22日的会谈,分别从美俄双方得到保证“土耳其的国家安全”,埃尔多安不仅获得了他最想要的30公里“安全区”,并要求叙库武装在150小时内予以撤离,缓解了难民对土耳其带来的压力。此外,他还获得了两份“彩蛋”:与俄军警对土军事行动东西两侧10公里内不包括卡米什利的区域进行联合巡逻,以及让特朗普取消制裁的决定。
其次是俄罗斯。通过与埃尔多安的利益交换,一方面保证了叙利亚的领土完整,恢复了大马士革对大片领土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俄土联合巡逻,推进叙利亚宪法委员会的进程,并成为库尔德人实质性的安全提供者。在西方媒体看来,普京在叙利亚稳扎稳打,巧妙地踢开了美国,婉拒了欧洲,成为叙利亚问题上的最大赢家,也在中东越来越有影响力。
至于美国,尽管被批评“背叛库尔德人”和“对普京亦步亦趋”,但至少特朗普政府获得了美国撤军后的“短暂安宁”,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他欢迎俄土的协议,也一再自辩撤军的正确性。
对于巴沙尔政府,尽管所谓“安全区”的存在是对叙利亚领土主权的实质性冒犯,巴沙尔嘴上也还称埃尔多安是“小偷”,窃其领土,但其至少他获得了两样好处:边防军开始在除叙土边境的其他地区巡逻,此前库尔德人是阻止他们这样做的;此外,再次获取了国际社会的同情,这种同情亦成为保护叙领土完整的合法性依据。
最后就是叙库尔德人,23日,叙库武装“叙利亚民主军”司令阿卜杜表示已经和俄方进行了沟通。据国际文传电讯社称,阿卜杜“支持并感谢”俄罗斯和叙政府军保障了库族的安全,也就是说尽管被要求撤离“安全区”有所牺牲,但是俄罗斯保证了他们与政府军共存的局面,其力量依旧控制着包括油田在内的东部地区。
▲ 叙库武装控制的油田。| 视觉中国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基本形成了俄土获益最大、美国基本满意、叙政府军和叙库武装有所牺牲但总体接受现状的平衡局面。但是,这种妥协也潜藏了四大风险。
第一,一旦库尔德人按协议保证撤离和裁军,可以想见,下一步俄罗斯将会以保证叙领土完整为由要求土耳其完全离开叙利亚。这是普京给埃尔多安划定的一条红线,但是埃尔多安的胃口有多大还是未知数,未来在叙东北部,俄土的博弈将成为影响局势的关键因素。
第二,美国随时有可能杀了“回马枪”。留在叙约边境的200名美军在未来必然会在保护库尔德人控制的油田上起作用。而且,永远无法确保特朗普在遭受国内政治压力的情况下,不会随时重返叙利亚。
第三,政府军和叙库武装此次都做了牺牲,这种牺牲未必不会成为“暗坑”,未来大马士革和安卡拉以及大马士革和叙库武装的这两组谈判的前景未明,俄罗斯既想要自身利益最大化,又要统筹平衡好以上三者的关系,并非易事。
最后,土美俄三方达成的协议本身就是对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原则的破坏,大国协调的结果说明,只要域外强国私下达成了协议,对小国的“入侵”是可以被同情和原谅的。这是对威斯特伐利亚以降的国际准则和二战以后形成的国际秩序的一种根本性破坏。
作者:刘畅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