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年“姐夫”重返东艺舞台,依旧用手中的“一根牙签”指点江山
七年前,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携手钢琴巨星郎朗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第一次亮相,掀起了一次古典音乐界的风暴。这一次,这位被中国观众亲切唤作“姐夫”的指挥家于今晚携这支全球顶尖的交响乐团重返东艺舞台。
20余年来,捷杰耶夫已经在中国拥有众多粉丝,他也被冠以各种“有趣”的外号:如果说因为名字和“姐夫”谐音,被乐迷们亲切地称为“姐夫”已经广为人知的话,那么他还有“牙签哥”这样一个更少被人知道的昵称——这是因为他在指挥时偏爱用“一根牙签”。今晚,“姐夫”果然还是用“一根牙签”指点江山。
相较于近年来乐团在上海呈现的“全俄式”作品,捷杰耶夫此次增添一些别样的音乐元素——在以权威演绎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延续传统,原味呈现俄罗斯音乐文化之深邃厚重的同时,这支“黄金组合”还献演了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以及门德尔松的《A大调第四交响曲》。
作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首屈一指的乐团之一,拥有近200年历史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俄罗斯众多的管弦乐团之中独树一帜,乐团演绎俄罗斯本土作品的权威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公认。1988年起,捷杰耶夫的到来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开启了新的时代,在他掌舵之下,乐团剧目迅速拓展,其演出曲目从贝多芬、马勒、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每一部交响曲再到风格多样的现代作曲家作品不甚枚举。
捷杰耶夫目前作品多以指挥俄罗斯芭蕾舞剧作品、表现俄罗斯浪漫主义代表作为主,据他自己所说“家乡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不变的主题”。但此次在东艺的演出他将打破常规,先以一部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作为开场,实力演绎“印象派”音乐的抽象感与复杂多变。
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它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而成为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
随后,捷杰耶夫还为大家呈现门德尔松的经典作品《A大调第四交响曲》。这部作品完成时,门德尔松才24岁,但作曲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用四个乐章描绘了意大利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写日记般记录了一首会巧妙唤起这个国家景象跟声音的乐曲,因此该作又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所擅长的优雅旋律、均衡结构,以及精致唯美的作曲风华,都尽情展现在这部作品之中。
在本场演出的下半场,俄罗斯经典巨作——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上演。这部规模宏大、风格鲜明,具有“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以其戏剧性、尖锐的弦乐跨度主题让演奏难度飙升;而从乐队深处浮现出的变调歌咏段落旋律,又如同从遥远年代飘来的神秘歌曲。
捷杰耶夫说:“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近些年非常重视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我们剧院的唱片厂牌同样也在录制一系列他的作品。”作为肖斯塔科维奇交响音乐在世界上的“传播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为重要的巡演选择曲目时,他的作品往往被列为首选。“我们的乐手会在各地的巡演中有力且充满激情地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捷杰耶夫表示。
今晚演出结束,观众向“姐夫”送上小礼物
链接:访华20余年,“姐夫”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捷杰耶夫是38岁就掌管马林斯基剧院的传奇人物,并将剧院一手带领到了现在的巅峰状态,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更是在其指挥下熠熠生光,成为俄罗斯交响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俄罗斯,捷杰耶夫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头衔,成为俄罗斯三大指挥之一;在国际乐坛,更荣登“未来最伟大的指挥家”及“20世纪100位杰出指挥家” 榜单。他不仅兼任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同时还是圣彼得堡“白夜音乐节”的艺术总监。
在俄罗斯,捷杰耶夫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头衔,成为俄罗斯三大指挥之一(东艺供图)
自1998年起,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艺术家以及与其他乐团已经陆续赴中国演出了21年。1998年10月,捷杰耶夫指挥当时还未更名为马林斯基剧院的基洛夫交响乐团在北京举行了两场音乐会,对于很多渴望听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音乐的爱好者以及音乐界人士,那次被认为是“天赐良机”。捷杰耶夫就如同从西伯利亚刮来的一股强大旋风,迅速席卷整个中国。
作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指挥,捷杰耶夫被称为“这个星球上最繁忙的指挥家”,还在文化交流上担负重任。他的日程安排被一些人称为“永动机”模式——似乎永远没有片刻喘息。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未注明出处图片:叶辰亮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