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热评: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2019-11-24信息快讯网

央视新闻热评: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信息快讯网

老师究竟能不能惩戒学生?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对教师惩戒权作出明确解释。比如轻度惩戒的内容包括: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等。

央视新闻热评: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信息快讯网

惩戒是教师的职责

老师该不该惩戒学生,其实是个伪命题。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如今,《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不仅赋予了教师的惩戒权,还划分了惩戒的三种类型:轻度惩戒、较重惩戒和严重惩戒。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不了解惩戒,老师就放弃了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职责。”惩戒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家长的心声。在央视新闻微博发起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近九成网友支持教师行使惩戒权;其中,超三成网友认为“该罚就罚,不能惯着”;近七成网友在支持的同时强调了要把握惩戒的度。

惩戒有度 教师要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

惩戒有度,一旦过度就容易变成体罚或变相体罚,这就触犯了义务教育法。该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不折不扣地遵守这一规定,但也有个别教师会超规体罚学生。

据此前媒体报道,陕西某中学一教师当众体罚女学生,短短25秒内,扇了女生5记耳光。据调查,该教师“平时工作认真,业务能力较强,班务管理要求严格。”惩罚学生,出发点也许良好,但触及了法律红线,该教师后被调离工作岗位。

惩戒与体罚,仅有一线之隔,把握住度,尤显重要。如今,《征求意见稿》放权给教师,而教师在度和量上如何拿捏,需要智慧也需要吃透规则精神,做到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

是罚站还是面壁?是跑圈还是听课?教师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不同惩戒,不加重也不弱化,有针对性地行使惩戒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关于度和量,《征求意见稿》也有所涉及:比如教师不得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学生身体痛苦;也不得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以及不能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等等。这是赋予教师惩戒权的同时也强化了法治规束,有利于教师在实际中更好地行使惩戒权。

央视新闻热评: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信息快讯网

教育惩戒重在教育

教育惩戒重在教育,惩戒是手段。即便需要惩戒,也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保护,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正如业内人士所称,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可促进教师敢管、善管,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师道尊严,也可促进广大教师对学生既热情关心又严格管理要求。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光是教师的惩戒权到位了还不够,法律的保障、家长的理解同样必不可少。当广大教师真正遵循了“育人为本、合法合规、过罚适当、保障安全”的原则,我们的孩子就能实现更全面发展、更健康成长。


作者:秦川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