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唐诗 |“用浪漫战胜孤独”

2019-11-28信息快讯网

“我”注唐诗 |“用浪漫战胜孤独”-信息快讯网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初唐诗人沈佺期为人行事似无可称道,但他对格律诗的形成定型,贡献却是巨大的。可以说,盛唐诗歌高潮的形成,没有陈子昂不行,没有沈佺期(当然还应加上宋之问)也不行。

这首诗,在七律形成过程中具有典范作用。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说:“此诗曾被推为唐诗七言律之冠,当在于它的体高骨古,一气呵成,自六朝以来,作诗人的多练散句,整篇匀称的作品很少见,所以大家都重视一气呵成的作品。”

我一直认为,评哪一首唐诗为第一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一定要“评”的话,那么我认为,这首诗入选的理由要比崔颢的《黄鹤楼》来得更充分些。第一,这首诗格律严谨,二四六处对是对,粘是粘,丝毫不差。中间两联的对仗,也非常工整。一定要找格律上的瑕疵,只有第七句的末三字“独不见”为三个仄声,是为“三仄调”,小小的毛病,能避则避,不避也不能算大错。第二,此诗作于格律诗的开创期,对后来者实有示范作用。

此诗题目中所说的“古意”,是指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关于这首诗的好处,顾随的说法很有参考价值,他说:“堂曰郁金,梁曰玳瑁,则豪家也。海燕双栖,则良辰美景也。一首愁苦之诗,看他开端如此富丽,且莫说是修辞学所谓对比。前三句言闺中,第四句言塞外,始入本意,正写愁苦,而音节如此朗畅,气象如此阔大。五、六两句,白狼河、丹凤城属对之工,且不必说,须看他又是一句塞外,一句闺中,开合之妙,真与三、四句相同,而所谓气象与音节者,殆将过之。”

“我”注唐诗 |“用浪漫战胜孤独”-信息快讯网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月下独酌》共有四首,这首是第一首,也是写得最好的一首。其他三首则写得很一般,尤其是第四首,有人甚至怀疑非李白所作,因为“此种语太庸近”(查慎行)。其实,我们不能要求大诗人篇篇出精品,就像围棋高手也会出昏招一样。

这首诗的最绝妙处,在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句。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在其下注曰:“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这两句的妙想,可能是受了《南史·沈庆之传》的启发。传中说到沈庆之曾经对人说:“我每履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但李白的这两句明显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比沈庆之的原话高妙很多。

我认为,这首诗其实是写了诗人“用浪漫战胜孤独”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全诗七联,第一联写孤独,第二联用浪漫去化解;第三联再写孤独,四、五两联再用浪漫去对付;第六联又是孤独,最后用浪漫作结。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种种精彩:冷落的郁闷、天才的孤独、率真的个性、浪漫的情怀、飘逸的诗风、酣畅的笔法,等等。这就是李白,他的可爱,他的伟大,尽在于此。


作者:胡中行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徐坚忠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