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的妹妹葛佳在《都赶上了》一书中有不少关于葛优的描述,读来不仅温馨,也很有意思
【当年我和父母都遗憾地对他下了“不会演戏”的结论】
小学中学,我在学校都比较得宠,当过大队委、中队长和学习委员。我哥没什么“官衔”,学习成绩平平。学期结束,我时常拿回各式各样的奖状。父母有时感慨两句:“小嘎,佳佳又评上了三好学生,奖状都一沓了。”我没当回事,尤其不爱当小干部。可在别人眼里,这些都是值得骄傲的。打从幼儿园起,我哥就蔫不出溜,不大引人注意。父母说,演节目一类出头露面的事情,他从不参加。我呢,幼儿园排演舞蹈“远飞的大雁”,我是群雁中领头的大雁。
1977年恢复高考,父母希望我哥考大学,他望而生畏,自己给自己取消了高考资格。我考上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到德国攻读德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那时,他正在全总话剧团跑龙套。人家说,我是葛家的骄傲。
可以说,从小到大,我从未看轻过我哥,可也从没看重过他。
来到德国一年后,父母信里有关我哥演艺方面的内容开始多起来。越来越多的导演找他演戏,《顽主》使他崭露头角,接着又拍了《代号美洲豹》、《黄河谣》、《过年》和《烈火金刚》。父母笔下一方面和我一样,难以相信这一切真的发生在我哥身上;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欣喜和夸赞。我一向信任父母,可也不得不怀疑,父母是否高兴过头,言过其实,对自己的儿子不客观了。他早期的电影我都看过,《盛夏和他的未婚夫》和《山的女儿》里,他呆板僵硬,我和父母都遗憾地对他下了“不会演戏”的结论。
《大撒把》中的葛优
《霸王别姬》中的葛优
德国电视台播放译成德语的《顽主》,我当然没放过领略我哥的机会,边看边录了下来。第二天,一个中国熟人碰到我,老远就说:“昨天电视里看见你哥了,德语说得别提多好了。”是啊,我哥在《顽主》里,我是只见其人,未闻其声。我觉得他演的杨重有一定特点,但也没好到哪去,却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青睐,金鸡奖还提了名。
葛优在《顽主》里承担了许多金句
我对我哥刮目相看,是看了《编辑部的故事》,尤其是《大撒把》以后。《编辑部的故事》刚刚播放几集,我爸就说:“嗯,开窍了。”1995年在德国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我昏昏欲睡,屏幕上突然放映《大撒把》,我困倦的眼睛立刻睁大了,眼珠都没转一下重新看了一遍。他自然松弛,不露痕迹的表演不仅突破了自己,在中国电影表演领域也令人耳目一新。我哥证明了自己,让父母和他的妹妹重新认识了他。
成名后回到家里,我哥几次拍着脑门子,眼神茫然,百思不得其解。他向父母寻求答案:“我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父母就说:“你是赶上了好时候。”有这样的哥哥,我是幸运的。
来源:综合自《都赶上了》、豆瓣电影、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