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定下劳动“下限”透露出什么信号?淡化劳动教育,将堵阻青春期负能量的化解
打扫操场、清理小广告、参与校园垃圾分类……这个学期,沪上两大培养“师范生”的摇篮——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纷纷为学生增设劳动实践环节;无独有偶,在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为大学生的劳动时间设定“下限”:一周须完成17学时劳动(每次劳动45分钟为1学时),劳动实践课不及格要重修。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同时服务他人,为引导95后、00后在校大学生参加体力劳动人为设定一些“刚性”要求,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出现在长三角各地校园的这道新风景,不仅是一场让人击节的“及时雨”,更有必要通过制度层面的设计固化为育人的新风尚!
补上劳动这一课,对今天的青年学子来说,实在太重要!正如很多教育界人士所观察,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成长于一个过分崇尚智育的环境。“考个高分、上好大学、找份体面工作”,在很多学生、家长乃至教师群体对读书升学的“惯性思维”中,脑力劳动的价值往往在潜意识中被过度强化,体力劳动的价值被认为不值一提。在很多家庭,培养“学霸”的氛围太浓,一句“学习成绩好”时常遮蔽了更多对孩子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评价。
相比德、智、体、美,劳动教育在家庭和学校层面更显“弱势”,在为数不少的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些让人忧心的现象:有的年轻人岁数不小,却事无巨细都要家长代劳,永远长不大;有的人口若悬河,说起来头头是道,却是“行动的矮子”,一进入实践环节就经常“掉链子”;还有的“学霸”徒有光鲜履历,近距离相处,却是“精致的利己”,加班嫌累,奋斗叫苦,更不用说为他人奉献、服务了。
更有一些年轻人,习惯了“花钱买服务”,吃饭叫外卖、买东西叫快递、做家务请钟点工——追求便利生活本无可厚非,但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并对提供劳动的一线服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尊重。
盘点这些潜伏在年轻人身上的“病症”和“青春期负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和劳动教育缺失有关。因为长期缺少劳动实践,今天很多孩子不仅不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劳动技能,更无法体会劳动者的艰辛。而且,这份“同理心”的缺乏,还很可能会让他们难以正确估量劳动的价值,继而滋生出懒惰、畏难、缺乏责任担当、甚至追求不劳而获的侥幸——凡此种种,对个人来说是影响长远发展的“软肋”,对整个社会而言其实是一种“平常的恶”——一个人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做,好逸恶劳,把责任推卸给他人,这无异于给自己减负、为整个社会增负。
须知,美好生活是通过奋斗实现的。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无论是个人圆梦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最终依靠的是双手的创新实践和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等地部分院校而今带头示范、强化劳动教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真正实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家校的“小环境”到社会的“大环境”,都必须在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价值观,并将劳动实践嵌入从小学到大学这一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链之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劳动最光荣”理应成为一代新人的信仰!
作者:樊丽萍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