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上将,我军“工兵王”“地雷王“,抢架红军长征突围第一桥,抗战时摆起著名的地雷阵,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力推“坑道战”

2019-12-13信息快讯网

他是开国上将,我军“工兵王”“地雷王“,抢架红军长征突围第一桥,抗战时摆起著名的地雷阵,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力推“坑道战”-信息快讯网

▲开国少将王耀南

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煤矿考察,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到井下与工人谈心,见到一名叫冬伢子的10岁小矿工。毛泽东开玩笑说:“你叫冬伢子,我小名叫石三伢子,咱们都是伢子哩。”毛泽东在井下给矿工们讲革命道理,影响了冬伢子一生。1927年,冬伢子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工兵指挥员。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多次受全军通令嘉奖。他又因性格刚直,口无遮拦,曾八次降职。无论升职或降职、嘉奖或批评,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贞不渝跟党走,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之称的开国少将王耀南。

红军四渡赤水,王耀南指挥工兵先后架起10余座桥,获全军通令嘉奖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王耀南带领工兵部队深入敌占区为中央红军探路。10月12日,王耀南率领工兵营急速赶到于都河边,架起了长征路上第一桥。10月18日,中央红军由此过桥,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湘江,王耀南率工兵营担任守卫和维护湘江浮桥的任务,掩护主力红军过江。奉命炸桥后,后卫师萧新槐团赶到,工兵营指战员凫水接应。在乌江,工兵营打破教科书说流速超过每秒两公尺不能架浮桥的禁忌,用竹排在乌江上架设浮桥,部队顺利过江,王耀南获全军通令嘉奖。遵义会议后,部队整编,因工兵营实际只余一连战士,王耀南由军委作战科科员(师职)兼红一方面军工兵营营长改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连长(营职)。王耀南毫不在意职务变化,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带领工兵完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任务,保障中央红军道路畅通。

1935年1月至3月,中央主力红军四渡赤水,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王耀南指挥工兵先后架起10余座桥,获全军通令嘉奖。长征路上,工兵架桥开路走在最前面,拆桥又要等在最后面。在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工兵连在最前面为全军开道;在白龙江畔,工兵连顶着敌人的冷枪攀上峭壁,打桩、铺板修复栈道。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攀山开路爆破时要用烟点炸药,下河架桥时靠喝酒御寒。)

他是开国上将,我军“工兵王”“地雷王“,抢架红军长征突围第一桥,抗战时摆起著名的地雷阵,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力推“坑道战”-信息快讯网

1935年10月,王耀南到达陕北后留影

“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丰富了游击战的新战法

抗日战争时期,王耀南带领工兵部队承担起八路军防御战场和根据地战略勘察任务,成为击败敌人的重要保障。1938年5月,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向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报告抗战有功者,给王耀南请功:“师直工兵营长王耀南,于义棠、两度间,率领部队奇袭敌人,破坏交通要道,使敌数周无法通车,作战勇敢。”王耀南获国民党颁发的抗日民族英雄称号。1939年,王耀南出任一二九师工兵主任,主持制订正太路破击作战计划,他运用自己丰富的爆破经验和娴熟的工兵技术,带队屡次破袭敌人的道路、桥梁、铁路,为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作出贡献。1941年冬,王耀南出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在军区推广“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丰富了游击战的新战法。“地雷战”作为游击战术得到了彭德怀的肯定,以训令的形式颁发,在各根据地不断深入推广。

1943年11月,因为王耀南对百团大战的策划及战役有错误认识,又以战斗紧张为由,未作检查,回避上级的批评,被晋察冀中央局撤销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冀热辽军区十七军分区司令员(旅职)职务,分配到县武装部当部长(营职)。

被降职的王耀南到县武装部,仍然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开展工作。他以训练民兵、游击队、地方武装为主要责任,开办工兵干部训练班和民兵骨干训练队,招收了1200多名民兵骨干,亲自授课,讲战例,讲教训,组织学员在驻地挖地道,互相观摩,摆地雷阵,互相排雷,一个多月下来,学员考核优良率达85%以上。军区代司令员程子华亲自参加考核检阅,非常满意。这批民兵和工兵骨干回到地方或部队后,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2月,王耀南复任军区工兵主任兼三分区副司令。

他是开国上将,我军“工兵王”“地雷王“,抢架红军长征突围第一桥,抗战时摆起著名的地雷阵,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力推“坑道战”-信息快讯网

▲王耀南从朝鲜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

毛泽东赞誉其为“工兵专家”

解放战争期间,王耀南带领工兵部队进行战前侦察,参与张家口保卫战,修筑建屏县防空洞,成为工兵防御作战的典范。他指挥工兵参加临汾、运城、晋中、石家庄、太原、平津等战役的攻城爆破,被誉为“敢死队”的带头人,多次立功受奖。1948年底,彭德怀找王耀南谈话,拟任王耀南为西北野战军工兵主任兼第七军军长,参加解放西北的战斗。此时,晋察冀中央局决定要他率工作队去五台山地区做土改试点工作,王耀南因而未到职。在土改中,王耀南坚决抵制极端“左”倾的做法,并上书晋察冀中央局,被降为山西省军区临汾军分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耀南不顾病痛接受重任,赴抗美援朝前线勘察地形,推广“坑道战”经验,构筑以坑道骨干为支撑点的防御阵地。1982年秦基伟在医院看望王耀南时回忆道:“30年前,咱们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前,你提出依托以坑道工事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抗击敌人进攻,持久坚持防御作战。这个坑道战的战术解决了我十五军抗击美帝国主义的问题。”

王耀南参与制订京(北京)津(天津)唐(唐山)地区防御作战工程方案,工程开建后,担任华北军区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负责领导京津唐地域永备工程的构筑工作。工程顺利实施,王耀南升任华北军区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聂荣臻兼任总指挥)。1955年防御工事完成,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好评。当年部队在北京整编,王耀南由华北军区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兵团)降为军区工程兵主任(军)。这是他第八次降职。王耀南屡次降职,仍忠心耿耿,他对子女们说:“跟着共产党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坚定的信仰!”

1955年9月,王耀南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呕心沥血投身于工兵建设,为了总结工程兵作战的实践经验,亲自指导电影《地雷战》《地道战》的拍摄,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工程兵事业。毛泽东赞誉王耀南为“工兵专家”,盛赞工兵部队是不畏艰险、不计名利、不怕牺牲驮着革命走向胜利的白龙马。

1984年11月3日,王耀南这匹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白龙马走完了他的一生,遵其遗嘱,他的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


作者:李昌清,陈为真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徐坚忠


来源:转载自《百年潮》2019年第12期,作者:李昌清,陈为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