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公报"四个关键词" |"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教授指出,通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发现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 规划。“十三五”规划是本届新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为,我们处于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间点,即中国共产党完成十八大确立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期。在“四个全面”的总览全局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确保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不摔跤、不掉速,不跑偏。
第二, 创新。公报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升级版,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创新要求,让创新贯穿一切工作和一切事业,让创新科学结合、有机衔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第三, 发展。提出了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方向,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对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创新创造寻求新的主导产业,使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地发展,这也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念的亮点。
第四, 民生。全会公报提出的发展目标,十分亲民、接地气。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和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举措,都将让人民群众在“十三五”时期受益更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初衷。
郑承军最后指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美好的生活需要憧憬,美好的未来更需要规划。规划之后就需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苦干和实干。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指出,本届五中全会较以往更加凸显出时代的重要性,不仅是因为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会议公报阐述的发展理念也进一步体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方略。他认为,纵观此次全会公报,“五大亮点”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十三五”期间的深度发展,值得关注。
亮点一:指导思想“一脉相承”,施政理念有所突破
全会的内容体现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正如公报所提及的那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亮点二:以“发展理念”的突破,推动中国发展模式创新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突破和转型创新。“当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备,未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展,主要就是靠‘创新’。”公方彬指出,这种突破包括了主客观的突破,也就是创新。不仅是发展方式、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创新。所以,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亮点三:以分配方式的调整,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纵观本次全会公报,如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我们可以看到更丰富、更具体的制度安排。例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等等。
亮点四: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体现大国胸怀、大国视野
五中全会前夕,习近平主席接连对美国、英国等两个西方大国成功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在联合国的最高讲坛充分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发展理念。未来,中国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也在此次公报中有所体现,本次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公方彬认为,公报中提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的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胸怀和视野,表明中国已经踏上了世界大国之路。
亮点五:公报全面而充分体现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指导思想
“纵观公报全文,多次提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公方彬分析指出,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次以公报的形式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固化。正如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微平台(cp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