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共赢可能会随中国崛起而实现

2015-11-21信息快讯网

 

世界共赢可能会随中国崛起而实现-信息快讯网

出席中国学论坛的中外学者参加圆桌会议交流发言。 文汇报记者 赵立荣摄

中国的改革能为世界带来什么机遇?当中国经济总量拔得头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与其他国家又该如何共处?记者在昨天开幕的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发现,为中国寻找机遇,从中国发现机遇,已经成为论坛上中外学者话里话外的关键。

用外语讲好“自己的故事”

中国学是外部世界以“中国文化,中国事物,中国现象,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问,随着当代中国崛起发展,中国学已成为国际学术界成长最快的“显学”之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蓝普顿表示,在美国,最初中国学研究的都是大话题,比如中苏关系等等。现在大家开始着重专攻某一个问题,但是相对来说研究视野变窄了,“通达”的程度不够。他认为中美关系要有整体研究,在全局上提供信息和咨询。

对于中国学的研究,此次获得“世界中国学贡献奖”的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86岁高龄的谭中在发表得奖感言时,提出了在美国研究中国学的怪现象:“无论是研究俄罗斯、印度还是法国,人们看的都是本国学者的著作,而研究中国学的也只看美国学者的书。因为缺乏中国学者的理论,导致中国的形象有些被歪曲。但这不能完全怪美国学者,只能怪中国没有把自己的故事讲好。”他用中文真诚地向中国学者提出建议:用英文或其他外语写出费正清那种让大家容易接受的、“翻译”中国的书,“那才是真正对中国学的杰出贡献。”

中国改革向世界提供机遇

研究中国学,眼下正热的中国治理模式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研究中国学,就要研究中国到底如何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成功国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学”是中国文明的核心。“从历史上看,中国就是一个学习型的文明,其最大特征是具有包容性,这是中国文明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唯一原因。以近现代为例,中国历史上的不同阶段都在吸收和消化别国经验,现在的中国经济体制其实包容了很多西方因素,却并不是西方体制。”他认为,作为一种学习型的文明,中国文明有普适性,其学习模式是可供所有国家借鉴的。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的一个“小视角”与郑永年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从历史的角度看上海的发展。“开埠后,随着从运河时代转向海洋时代,上海成为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的门户,由此形成了海派文化,延续了包容融合的江南文化特点,成为现代版的江南文化,可以说,海派文化是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晶。而江南文化又是历史上中国南北文化碰撞的集大成者。”王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世界对中国治理模式的兴趣呈增长趋势。他认为在全球治理中中国应该有不一般的分量。蓝普顿在获奖发言时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改革的看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向世界提供了诸多机遇,世界的共赢可能会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实现。”

通过创新培养新一代企业家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起了与会人士的热议。排在头位的“创新”成为人们口中的关键词。

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卜励德认为,创新很重要,但创新不是命令出来的,而是由体制内部自由迸发而出。根据美国的经验,两个“自由”对创新很关键,一个是“失败的自由”,一个是“信息的自由流动”。他感觉中国有能力创新,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社会上竞争激烈,人们惧怕失败,导致“失败的自由度”不够。

郑永年认为,中国提出从数量经济转向质量经济,关键就是创新。“中国有庞大的消费能力,但很多消费流向国外,主要原因是创新不够。”他还认为,中国当前的创新是为了培养下一波企业家,因为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年龄在60岁左右,基本上都是消费阶层,缺少投资的冲动。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产生新一代企业家群体,也是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创新和企业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王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大的资源是企业家资源,因此他尤为看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他认为,创新驱动与供给的改革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一个非常醒目的标志。在创新发展层面,就上海而言,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不同,上海周边有很多郊区,为建立科创中心提供了空间,“比如临港、长兴岛等地可以做科创小镇,这些小镇边上可以形成高科技产业的走廊,这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一条出路。”

■文汇报记者 刘力源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