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全面进入“营销时代”?

2015-12-30信息快讯网

话剧全面进入“营销时代”?-信息快讯网

今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的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童薇菁

借助成功的营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今年上演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时,提早10个月迎来购票高潮。同样,今年1月落幕的英式黑色幽默喜剧《一个老太五个贼》,更有千余名观众提前14个月把半价票收入囊中。正在北京首演的《北京法源寺》,也凭借社交媒体造势,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有评论认为,新媒体与移动支付的发展,为2015年话剧营销开辟了多元的市场渠道。

那么,票房大热是否意味着营销结束?话剧圈里人告诉记者,这种想法已经“出局”了,营销获得的观众反馈信息,正在左右话剧演出的场次安排甚至内容呈现方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表示,话剧生产不再是一个“单向”箭头,用好营销可以让话剧创作与演出市场实现更有效地互动衔接。

伸出第一时间感知市场的“触角”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营销有没有终点?有人担心,当营销越来越多地占据话剧生产要素时,会改变话剧制作的重心。上剧场总经理丁乃竺对记者说,营销是一种服务,帮助观众找到自己想看的话剧。

“需求导向”的营销需要更好的内容提供底气,如果作品本身制作粗糙、缺乏诚意,即使包装再精良,观众或许会被宣传误导一次,但绝不可能上第二次当。《北京法源寺》票房的成功,值得业内人士思考。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北京法源寺》社交平台关注度、朋友圈转发量已达百万以上,微博话题讨论也接近百万,相关解读文章阅读量冲破400万。从售票情况来看,11月14日开票当天,短短1小时内,1000张门票的预约排号就已发放完毕。截至12月8日,多场演出票已经售罄。不能忽视的是《北京法源寺》票房的成功与作品本身品质之优密不可分,而这正是戏剧营销“不可说的秘密”。

业内人士表示,营销不仅仅是为观众服务,也为内容服务。比如,提前购票活动的推出,不仅培养观众提前购票的习惯,也把感应市场需求的触角尽可能向前端探出。通过活动发放问卷,可以捕捉观众的观剧喜好,在第一时间感知市场。最终,出票情况也是对整体票房的预测和反馈,可供制作人及时调整项目宣传和销售方向,及时追加或减少场次,使制作成本低、效益最大化。

戏剧行业不能停止开拓市场

今天的话剧市场火成什么样?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透露,去年,上海一共有5006场演出,总票房2.36亿元,其中话剧演出2530场,票房1.82亿元,占到一半以上。杨绍林对记者说,20年前,国内话剧行业几乎整体陷入“有观众,无市场”的窘境,“观众根本没有买票看戏的习惯。”他回忆,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当年的总票房是90万元,而如今,一场半价日活动的票房就是当年一整年的四五倍。至今年11月底,话剧中心2015年演出已达1055场,观众超35万人次。

放眼全国,各类戏剧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的戏剧生态迸发前所未有的生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乌镇戏剧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喜剧节、上海当代戏剧节……“懂经”的话剧迷们闻风而动。

尽管国内话剧市场呈井喷状,但行业不能停止市场开拓,营销也不能只找热点贴标签。比如市场仍然偏爱海外名团、欧美剧本,有时一个“阿加莎”的名头就能胜过对内容本身的推荐和点评。而原创剧目数量逐年成倍增长,但其中为了迎合市场,也甘愿“被标签”,形成风格雷同的问题。

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最新的大数据调查显示,一定数量的观众已从爆笑喜剧、情感生活的偏好上转向,渴求更多现实题材、严肃题材类型的话剧作品。前几年风头正盛的“沉浸式”话剧、先锋式话剧在票房上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如何面对一个更加细分的市场,是话剧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