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纪录得主”储榆德感恩病人浇筑和谐医患

2016-01-03信息快讯网

新华网上海12月25日电(记者王琳琳)虽然是世界上完成结肠镜单人操作例次最多的医师,但他一直感恩病人“将自己从胃肠医生提高到著名专家”。20多年来,坚持“普通挂号”、公开个人手机、24小时全天接听病人来电。

门诊时,他坚持看完当天所有慕名求医的病人,无论中午、还是下班,工作超时已成常态,但他认为“病人最要紧”。

开药时,他自主设计《药物用法友情说明书》和药盒展示篮,不仅现场讲解如何吃药,而且亲自电话回访,询问用药后情况。“首选低价药、服用效果好”是病人最深刻的体会。

这位浇筑和谐医患的辛勤“园丁”名叫储榆德,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胃肠专科主任。

“不敢于承担风险,就成不了无私无畏的好医生!”

3月,凛冽寒风,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马倩修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赶到八院。她的母亲解永秀今年93岁,由于严重贫血且疑似肠癌,多家医院都拒绝为她做肠镜。

“老人病重,我不能不救。作为医生,如果不敢于承担风险,就成不了无私无畏的好医生!”储榆德详细询问其病情后,决定立即为她做肠镜。

肠镜检查“起点”是肛门,“终点”是升结肠,途中还需经历“九曲十八弯”。储榆德娴熟稳健地插到最深处,一个极易漏诊的巨大升结肠癌被查出。

胃肠专科专职人员王丽秀当时很惊讶,她回忆说:“病人的肿瘤位置非常深,且重度贫血,再加上高龄老人个子特别瘦小、肠道重度松弛,这么多不利因素加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插镜难度。”

对于储榆德而言,整个高难度的操作流程只需单人就能完成。传统肠镜插入多为“双人操作”:术者持镜、助手协助插镜。而储榆德的“独门绝技”是“单人操作”,插镜成功率高、用时短、病人痛苦小,而且不需要受检者翻动体位和助手按压腹部。该方法曾多次在国内外学术大会上进行演示,令国内外同行大开眼界。

“大专家做小事情,我给病人当‘秘书’”

傲慢与冷漠,是中国公立医院的一大弊病。不少病人宁愿远渡重洋“花钱买服务”,也不愿在中国的医院里“花钱看脸色”。然而,储榆德却有着数万粉丝,来自欧洲、澳洲、北美洲等各大洲的“逆行”病人不在少数。

上海市长宁区市民栾秀芸是储榆德的“忠实粉丝”,十几年间,储榆德已先后为其母亲、栾秀芸本人及亲友成功治愈各种胃肠疾病。“储医生是大专家,但他服务细致入微,甘当病人 ‘小秘书’。”

栾秀芸将找储榆德看病比作一种“健康体验”:看完病,储榆德会耐心解释病情直至病人完全听懂;亲自为病人按序整理、装订病历散页;再用红、蓝两色勾画《药物用法友情说明书》,详细讲解如何服药;备好一个装满空药盒的篮子,让病人辨认药盒、并告知药价;遇到病人在外省市或国外由家人代诊的,他主动拨打长途甚至越洋电话,与病人直接沟通……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储榆德就是沪上知名胃肠专家,当时上海“专家门诊”仅有和平、民爱两家作为试点,他都受聘出诊,收入可观。也正是这一时期,储榆德目睹许多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深感心酸。

90年代初,他开始“胃肠专家、普通挂号”,一直延续至今。慕名者越来越多,门诊人次从5千渐增到5万。2015年,他又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专家门诊、普通挂号”人次最多的医师。

“病人遭受疾病、经济双重苦难,我怎忍心雪上加霜?”

9月,上海市民黄海波的直肠里长出1厘米的大息肉,病理化验结果是“癌前病变”。黄海波很害怕,坚持要开刀、切下一段肠子让病变根除。

听说黄海波已住进了病房准备做手术,储榆德急坏了。“为了切除1厘米的息肉而开刀,对身体损伤很大,且容易诱发肠黏连等后遗症。”储榆德说。

情急之下,他给黄海波打了1个多小时的电话。“你的直肠息肉没有癌变,只要做肠镜下微创摘除,凭我的技术,保证一定成功、保证不出一滴血、保证不穿孔、保证不复发……”

经过反复说服,黄海波终于回心转意,微创摘除非常顺利。“储医生为了劝我不开刀,破例连下‘四个保证’,彻底解开了我的‘心结’。”

为表达感谢,黄海波要送大红包,储榆德谢绝了。他说:“病人就像我的亲人,我去劝你、不求回报。”为何拒收红包?储榆德的想法很朴实:“病人已遭受疾病、经济双重痛苦,我怎忍心雪上加霜?”(完)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