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剧与专业剧场良性互动

2016-01-14信息快讯网

 

优质剧与专业剧场良性互动-信息快讯网

舞台剧《战马》剧照。 (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为期两个月的演出将在上海文化广场落下帷幕,而今晚该剧的上演,也将成为上海文化广场自重建开业以来的第1000场演出。眼下,演出市场日渐繁荣,仅上海文化广场,千场演出累计观众近120万人次。《战马》这样一出优质剧目,引发的业界讨论涉及创意制作、运营模式等一系列话题,成为思考行业发展的一条“鲶鱼”。

在业界人士看来,一边是“现象级”的舞台作品,一边是一批改建后拥有一流水准的专业剧场,两者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改善市场的文化氛围,进而带动一系列本土原创作品快速成长。这其中,作为提供作品与观众交流的剧场,需要的不仅是挑选剧目的眼光,更需要在追求票房之外,担负起培育观众审美与促进产业发展的责任。

以国际合作提升审美与技术能力

自去年11月上演以来,业界专家、普通观众对《战马》的讨论就没有断过。剧作家罗怀臻表示,《战马》的艺术品味与现在眼下的娱乐观念,与不少自己购票进剧场的观众的欣赏趣味之间,的确有些许落差。近年来,深受上海观众喜欢的音乐剧《妈妈咪呀》《剧院魅影》,都是比较注重故事性和娱乐性的作品。《战马》似乎更“艺术”更“高雅”些,但并不意味着上海不需要《战马》。

“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第一次没有引进国外原版的剧目,而是上演了一个中文版的舞台剧项目。”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介绍说,在前三年,同一档期分别上演的是原版引进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剧院魅影》和《伊丽莎白》。在他看来,选择《战马》不单是为上海的观众提供一个优质的艺术产品,也是寄望于通过这样的国际合作,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技术能力,锻炼高素质的创作与制作队伍,继而为中国舞台艺术的未来带去新的动力。他说,搞创作,对“什么是美”缺乏感知力与创造力,是很难教的。而舞台技术方面,灯光、音响、还有舞台,我们的团队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专业度普遍较低。艺术审美弱是“想不到”;而舞台技术弱则是“做不到”。这就是我们与世界戏剧大国之间的差距。

以优质剧目带动原创力量成长

无论是孵化创作团队,还是培育本土市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专家指出,要真正形成健康可持续的产业,不妨以世界级大制作剧目的引进和本土化,带动观众关注到一些小成本的原创项目。这方面上海的尝试不少,比如自运营以来上海文化广场国内原创音乐剧12台24场,推出“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品牌,在每年3月连续上演来自全国的音乐剧作品,从场租优惠、营销推广、剧目宣传等多方面给予参演的剧目不同程度的支持。从第一年的1部到今年《天天想你》《岳云》《凤凰浴火》《向左走向右走》《梦@时代》《摇滚西厢》6部作品的集结亮相,剧目数量的增长,也见证了国内音乐剧力量的逐步壮大。

剧场要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是展演平台,更应立足发展成为公益性艺术推广的前沿阵地。4年多来,从音乐剧发展论坛到“读书品鉴会”,从“艺·述”到后台导赏,文化广场共举办公益活动346场,吸引观众超过7万人次。如今看音乐剧到文化广场,已成为沪上观众的共识,而看的剧目也不再只是《剧院魅影》和《巴黎圣母院》,《搭错车》《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等原创音乐剧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于海外剧目,这些原创作品也以更加亲民的价格吸引观众。文化广场自今日起推出涵盖今年上半年9台32场演出的80元公益票。除了6部展演作品外,还有林奕华的新作《梁祝的继承者们》和另外两部IP作品《三体》和《盗墓笔记3》。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