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纪念日走笔
《文汇报》创刊号及纪念特刊
《文汇读书周报》试刊号
就在1月9日,《文汇读书周报》 创始人之一、曾呕心沥血长期主编并确立《文汇读书周报》 品格及影响力的一代报人,《悦读MOOK》主编褚钰泉先生,因突发心脏病辞世,年仅七十二岁。 《文汇读书周报》同人,痛失了一位好老师……
编者的话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于“孤岛”创刊,主要创办人严宝礼先生高举抗日大旗,确立了办报宗旨:“主持公正言论,树立高尚报格;有独特之消息,无外来之阻扰。”
1985年1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试刊。这份中国第一家由媒体主办的读书类专业报纸,在《致读者》中充满自信地写道:“您爱读书,那您总会爱上这张周报。”
三十一年后的今天,在1月25日这样一个纪念日,《文汇读书周报》迎来了她的第一六〇〇号。
沧海桑田。
想起两卷本文汇报回忆录分别以“从风雨中走来”“在曲折中前进”为题,回想“《文汇报》三次出版、两次停刊”,不由感慨万千……
作为一张属于知识分子的报纸,最令人难忘的是《文汇报》在六十年前,即1956年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声中的复刊。复刊当 日刊出的第一篇“争鸣”文章———宋云彬先生撰写的《韩愈的“师说”》,谨小慎微地探讨着一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咱们还能强调尊师重道吗?”
由此上溯三十年,即距今九十年的1926年,陆宗达先生“程门立雪”拜黄侃先生为师……
师承、文脉……本报今天刊发的《陆宗达先生与二十世纪国学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
对当年“尊师重道”之问的绝好回答。而本文作者,已年届八十的北师大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章黄之学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传人王宁教授,之所以同意本报重刊她写于十年前的这篇旧作,当也是心有意会的。
说及师承、文脉,更有令人心痛的。就在1月9日,《文汇读书周报》 创始人之一、曾呕心沥血长期主编并确立《文汇读书周报》 品格及影响力的一代报人,《悦读MOOK》主编褚钰泉先生,因突发心脏病辞世,年仅七十二岁。
《文汇读书周报》同人,痛失了一位好老师……
风风雨雨。
在这寒冬里,纪念,怀念,悼念……不止是因为一门学科、一份报纸、一本刊物,乃至一个人,更多的则是为了一份情怀、一个理想、一种精神。
而这情怀、理想和精神,就文汇人而言,其实就是七十年前的1946年,《文汇报》“灵魂人物”徐铸成先生在《文汇报的精神》 一文中所说的:“……大家只知有报,不知有个人。”
——这样的人,即便在久远的将来,也总会被人记起,说:“他,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