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小心 服用感冒药后喝酒可能致命

2016-02-02信息快讯网

天气变化多端,感冒的人特别多,吃感冒药的人也多起来,同时,由于就要过春节了,走亲访友的几率也多起来。最近,网上一条关于“服用哪些药物后不能饮酒”的帖子因此非常火爆,大家逐渐开始了解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悲剧:

吃完感冒药

喝酒险丧命

其实,吃完感冒药喝酒导致的悲剧经常发生。去年春节期间,南京曹女士因为感冒服用头孢类药物,晚上亲戚聚会免不了喝酒,没想到一杯白酒刚下肚,曹女士就觉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手脚冰凉,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幸好抢救及时得以脱险。记者了解到,逢年过节医院常会收治不少此类患者。

专家特别提醒,如果使用了头孢菌素类注射液或者服用头孢类药的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至少10日内不要喝酒,否则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重则致命。每年入冬后,尤其是节日期间,输液室里都会有不少人酒后依然到医院输注抗生素。有些人身上有明显的酒精味,医生护士在闻到后会禁止其输注抗生素。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危害,其实饮酒后输注抗生素时,患者极容易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全身出皮疹等症状,重者出现胸闷、喘鸣、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释疑:

这其实是一种

中毒反应

所谓双硫仑样反应,是在使用与双硫仑相似作用的抗菌药期间或之后不久,饮酒或服用酒精制品导致的一种中毒反应。一些头孢类药物与双硫仑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可以抑制肝脏的乙醛脱氢酶,阻断乙醛向乙酸的进一步转化,从而使乙醛蓄积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最容易引起该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药物和咪唑类药物,人群中反应较重的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的人,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一般来说,用药剂量越大、摄入酒精越多,毒性反应就越猛烈。除了头孢类抗生素,还有甲硝唑、痢特灵,以及双胍类和磺脲类降糖药等,服用后都不能喝酒。服用上述药物期间,不仅要禁饮各种酒,还应避免食用各种含乙醇的食品、药物,如米酒、酒心巧克力等,待服药后1-2周,药效完全代谢后才能解禁。

提醒:

有时“擦酒精”

也会中毒

不仅是大人,孩子没喝酒也能“中毒”。外地的一位4岁小女孩,因急性扁桃体炎进了医院,当时医生就用输液治疗,给孩子挂了“头孢哌酮”,孩子回家后,家长用酒精棉球给孩子擦身体,希望能用这个方法给孩子降降温,但是就在擦洗的过程中,孩子脸蛋突然变得通红,呼吸也困难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到了医院急诊,诊断结果是:酒精中毒。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