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用有温度的责任感捕捉时代影像
干超近照。(本人供图)
获戛纳电视节“国际纪录片开拓者”奖,作品获中国电视金鹰奖、韩国首尔国际纪录片节大奖等。代表作有《房东蒋先生》《红跑道》《刚开始的旅程》
问: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答:阅读文学作品,大约一周一本的频率。
问:最想做的是什么?
答:完成一部真正让自己满意的纪录片作品。
问: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答:制作纪录片 《大上海》,并继续探索中国纪录片产业突破。
用“年少成名”形容纪录片导演干超不为过。26岁,第一部纪录片《房东蒋先生》 就获得了国内外奖项;几年后,一部聚焦少体校孩子生活的《红跑道》,更为他赢得包括中国电视金鹰奖、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在内的18个重量级奖项。今年,干超将带领团队启动10多个千万级投资的纪录片大制作。他时常会被问及:“从几个人手持摄像机拍摄,到拥有拍摄大片的豪华团队,纪录片有钱了,就一定会任性吗?”
干超说纪录片人在捕捉时代影像时,表现真实是一种带着温度的责任感。比如,不能只是再现琐碎的生活,而是要挖掘平凡中的幸福。
在《红跑道》中,体校中一个叫邓彤的女孩,身体条件不好,几乎每天都在老师的训斥中度过。在一次体校的美术课上,邓彤因为画得最好,拿到了一个临时金牌作为鼓励。拿到金牌后,她跑到教室旁边的房间里,关上了门。干超透过玻璃捕捉到,女孩眼神明亮,拿着金牌照镜子的样子就像一个真正的冠军。
“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是释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在那个世界中,永远可以找到骄傲、光荣的时刻与温暖自己的方式。”干超说,细节的真实不能代替整体的真实,刻意追求曲折躁动的故事,忽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本身就背离了真实。“打破所谓思维定势,纪录片的道路一定可以走得更宽、更远。”现实意义远远不止是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看多了纪录片,也拍了不少,干超深刻感受到纪录片的竞争,比的不仅是技术、投资,更是对文化的发掘。欧洲纪录片注重教育性,美国探索频道的纪录片注重市场性,而近年,干超推进的纪录片项目,也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模式说不同的故事:纪录片《本草中国》聚焦传统中医药,在呈现上不煽情也不神话,而是通过广泛扎实的田野调查,展现中草药采集、泡制、配药的过程,记录那些和中医药有关的平凡人的故事。纪录片《超级亚洲》 讲述了中国如何带动亚洲各经济带共同发展,并影响世界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将于今年9月,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和韩国KBS电视台同时播出。正在前期准备中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则将展现上海的发展历程,从这个繁华都市的历史变迁中折射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进程。除此以外,《海上丝绸之路》《航拍中国》《伟大的一餐》《理想照耀中国》 等都会在今年陆续完成并播出。以往纪录片大制作并不多的上海,这一年将频频出手。
“大制作之大,绝不止是体量,还有思想的格局。”干超说:“真正制作精良、启迪智慧、激励人心的纪录片,一定能成为文化中的主流。”
报记者 张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