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上有个家庭集报馆 爷叔30年收集3万种报纸

2016-03-25信息快讯网

61岁的郭纯享戴着眼镜,鸭舌帽压得有点低。见记者来了,小心翼翼捧出自己珍藏的旧报纸,用一种近乎敬畏的眼神端详着。

他的家庭集报馆,位于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另一扇门上则写着“大上海1933”。郭纯享说,因为这房子建于1933年。屋里,满眼看的、满鼻嗅的,都是老上海的味道,冲壶、马灯、旧脸盆……展出了千余件“老上海”文物。但最让他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就是花毕生精力搜集的旧报刊。只是,旧报纸放外面容易风化,被他小心翼翼地用塑料纸包好,再装进一本本册子里,不轻易拿出来。

郭纯享所收藏的报纸中,最珍爱的当属民国时期的《新崇明报》,也是当时崇明发行最早的报纸。这对于在当时处于文化隔绝的崇明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崇明提供了珍贵历史资料。

当记者弯着身子随他上阁楼一看,瞬间呆了:一排排的报刊用塑料膜塑封好,整齐堆放,少说也有数千份,将这面积不大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各类集报所获的奖状奖杯则偏居一隅。郭纯享展示了一份装裱好的类似信封状的藏品:“这不是信封,这可是清朝的报纸”。此外,还有《申报》《新闻报》《大公报》这些响当当的报纸,以及《人声》《小星报》《市民报》等一些小众化、发行时间不长的报纸……建国之前的各类报刊几乎被他照单全收,历史就在这泛黄的纸张上“凝固”了。

郭纯享说:“其实这只是我报刊藏品中的一小部分。我的很多藏品正在上海大学供学生上课用,还有不少放在南大路上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展馆里,但苦于无人管理。”

郭纯享介绍,十多年前他落户于此,开了一座家庭博物馆,让他的藏品有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家。但因为空间有限,实在无法容纳他那3万多种、总重量超过1吨的旧报纸,他只好到处寻觅地方,好在热心人不少。

郭纯享从小热爱收藏,在上海大街小巷搜罗各式旧货是他的习惯。不仅如此,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时,他两次骑自行车从上海出发前往香港和澳门,沿途所收集到的各地邮戳成了他的宝贝。

谈到30多年集报经历,郭纯享颇为感慨地说,集报的过程是艰难的,受到经济、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将上海发行的各类旧报旧刊集齐谈何容易。他风趣地表示,几十年来,在他那“斗大”的房子里,渐渐堆积起了数万份报纸,每一份都“滴满”了汗水,然而结果却是“甜蜜”的。通过集报,不仅增长了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更结识了一大批素不相识、分布于五湖四海的报友。他的爱人是他的左臂右膀,成为他集报事业的坚强后盾。当被问到“这些报纸是否出售”时,他说:“一般不会出售,除非遇到正好有两份以上、顾客又有需求的报纸,多半是些生日报。即便出售,价格也不高的。”

郭纯享说,“集报于个人,奉献于社会”是他集报的宗旨。他的心愿是希望上海能够成立一家报纸博物馆,将真实的历史还原给今人和后人,他愿意无偿将自己的报纸藏品贡献出来。“上海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报纸是百科全书,应该将这种文化历史珍藏起来。即便现在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也不能忽略先人的遗存。只有不忘过去,方能照亮未来。”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