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泾“好班长”故事一箩筐

2016-04-21信息快讯网

 

蒋永华在镇上的健身点与老人促膝谈心o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薄小波

“群众的呼声,听见了不能装作没听见,看见了不能装作没看见。”这是金山区朱泾镇党委书记蒋永华对当地百姓的承诺。

今年新年,有记者问蒋永华:“您今年有什么愿望?”蒋永华回复的是两张写得工工整整、满满当当的报告纸:金廊公路向北延伸,320国道拓宽;星辰广场建成,20公里长的滨江步道上有络绎不绝的晨练者;棚户简屋改造封顶,渔业村整体搬迁……他在最后还写道:“有梦的人很幸福,追梦的人很辛苦,我愿做个辛苦的人,为实现美丽朱泾梦奋斗不息。”

作为“上海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蒋永华的事迹已被沪上媒体广为传播,本报去年9月14日曾以《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为题,在头版对其事迹进行过报道。近日,记者又来到朱泾镇,挖掘这位朱泾“好班长”的更多感人事迹。

群众眼中的蒋永华

朱泾镇凤翔新村72岁的徐梅阿婆是社区事务的热心人,她爱找领导,因为知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抓了就不难”。当年,她“三访蒋书记”的故事在朱泾出了名。

第一次拜访蒋书记,是因为小区多次发生私家车被划伤的事情,居民意见纷纷,居委会一时也无法解决,于是徐阿婆决定直接找蒋书记反映。当她真站到镇政府门口,心里还是没有底。毕竟,“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镇委书记真会理睬我这个老太婆吗?”8点一到,蒋书记来上班了,徐阿婆立即迎了上去,说明来意。蒋书记热情地叫她去楼上办公室聊,还把办公室主任一起找了过来。蒋书记为阿婆沏好茶,亲切地递到手中,热情地说:“来,老徐,坐下来喝杯热茶,歇口气,有事情我们慢慢说。”徐阿婆原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像拉家常一样说起了小区接连发生的“怪事”,蒋书记认真地边听边记,不时插问细节。随后他送徐阿婆下楼,边走边说:“老徐,您放心,我保证两周之内一定解决问题。”两个星期后,施工队就来到徐阿婆所在的小区,为小区新装上两个探头,从此划伤车辆的事件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看着这两个探头,徐阿婆打心眼里高兴:“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干部才是好干部,蒋永华这样的干部值得老百姓信任。”

之后就有了第二和第三次拜访蒋书记。“去之前总还有点不好意思,担心老是麻烦蒋书记,人家会不会嫌烦啊。没想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依然亲切地接待我们。”在蒋书记的关心下,小区里一段300米坑坑洼洼的道路被整修一新,现在居民们都高兴地把这段路称为“凤翔小区的南京路”。

在朱泾街头,有一道奇特的风景,那就是蒋永华骑自行车。刚到朱泾,蒋永华就对朱泾的百姓们说:“自行车是我刚买的。骑着它可以走街串巷,和你们交流很方便。”在蒋永华来到朱泾镇的五年里,这个原先破落的老县城变了样———住宅小区建起来了、道路交通方便了、生活设施健全了;大街变得整洁宽敞漂亮了,紫金广场从早到晚人头攒动;五福广场堪比城隍庙,成了当地一大特色。

副手眼中的蒋永华

张日新是朱泾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也是镇委书记的重要副手之一。谈起“大当家”,张日新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用倒逼的方式,把我们逼到一线去,逼到基层去,经受考验,接受锻炼。”2013年,待泾村养猪场是市里的督办整治项目,年底前必须拆除。在工作现场会上,蒋书记对张日新说:“日新,你这段时间就待在村里办公吧,等猪场拆了,任务完成了,你再回来。”

张日新回忆:“记得蒋书记刚到朱泾时,大家都很怕他,因为他很少笑,特别是工作方面批评起来丝毫不留情面,让我们有些‘胆战心惊,。”有一次,蒋书记到一位村干部家去家访,见他家里比较杂乱,当即一脸严肃地说:“家里都搞不干净,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要求这位村干部先把家里收拾干净,然后再去上班。这件事在基层干部中引起极大震动。蒋永华的“严厉”在朱泾出了名。每年镇上70多个单位的总结计划,他都要仔细看一遍,原本有人写计划应付了事,现在必须琢磨三分。对于一些干部违纪,蒋永华还曾专门要求他们在民主生活会上当着大家的面做检查。在他看来,为了工作要不怕撕破脸皮,不怕得罪人,姑息违纪干部,就要得罪老百姓。

在蒋永华的带动下,朱泾镇在各村部底楼设立了“综治 (群众) 工作服务站”,村干部办公室也从二楼搬到一楼,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为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蒋永华拓宽了党员干部提任考核范围,把对拟提任干部的考察从单位延伸至社区,对存在违章搭建、乱扔垃圾、乱停车辆、饲养家禽、放任宠物、毁绿种菜、违规租赁、喧闹扰邻八个方面问题的人选核实后酌情扣分,情节较轻的延缓提拔,整改落实到位后再考虑;情节严重的一票否决。

“严格”之外,蒋永华也有温情的一面。张日新是辽宁人,“蒋书记经常和我唠家常,让我不要忘了家乡,忘了父母,还督促我和家人打电话,说点心里话。”张日新母亲病故,蒋永华带着班子成员到殡仪馆送别,这让张日新倍感温暖,终身难忘:“蒋书记就是这样,既严格要求,不留情面,又严而有爱,善解人意。他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是位好书记。”

“80后”干部眼中的蒋永华

朱泾镇钟楼居民区书记主任彭岚是一位“80后”社区干部,小彭告诉记者:“我们朱泾的这一群‘80后,都曾被书记深深感动过。蒋书记总说,能吃苦是党的干部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如果你想要为基层百姓做点什么,那就一定要有磨杵成针的恒心与毅力。让我们大家一起苦,吃苦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希望。”

为了快速摸清“家底”,真实了解全镇群众的切实需求,仅用了三个半月时间,蒋永华就把全镇11个村、17个居民区跑了个遍,他骑车走民情,走路访民忧,他的脚踏实地,让全镇干部“惊呆”了,戏称他是位“疯狂的书记”。为了服务群众,蒋永华想的办法可不少。他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手段和现代思维,推出“电子走访”和“美丽朱泾零频道”,让百姓在家也能参与公共事务,打开电视按下遥控器上的“0”,就能评议社区项目,还能为干部打分。

“蒋书记告诉我们,他的快乐非常简单,能帮助百姓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就是他的快乐,能让百姓脸上绽放笑容就是他的快乐。”蒋书记来朱泾工作的这五年,让彭岚感觉自己这个“80后”长大了不少,收获了很多,“我们不再是糖罐里任性的一代,更加懂得感恩,懂得奉献。”

一个基层好干部的“草根理论”

■本报记者 薄小波

记者近日到朱泾镇采访,发现蒋永华正在用朴素的语言整理自己的十大“草根理论”。

蒋永华告诉记者,他的这些“草根理论”都是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从实践效果看,可以初步解决“群众想要的,我们给不了;我们给群众的,群众不需要”的问题;初步解决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共同行动”的问题;初步解决“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人不干事,有事没人干”等问题;也初步解决了“被领导作主”的问题。

在几张A4纸上,蒋永华注明了这十大“草根理论”的理解纲要,记者抄录如下:

■回答三个怎么办:群众这么好,我们怎么办?群众有想法,我们怎么办? 群众有困难,我们怎么办?

■绳子理论:公布工作清单,给自己“下套”,套绳的另一端交给群众监督。

■下楼和上楼:村干部办公地点全部下楼,以方便村民找;居委会干部要上楼走访辖区内居民。

■交换理论:用我们干部的“辛苦指数”,来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遥控器上的民主:百姓打开电视机按下“美丽朱泾0频道”,就能对社区实事项目进行评议,对社区里相关项目发表意见,还能对社区干部进行打分。

■少坐办公桌,多坐八仙桌:干部要多走基层、访群众、听意见。

■折旧理论:折旧是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生命也是一样,宁可折旧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折旧党和人民的信任。

■投资理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投资,回报率最高、最持久、最稳固。

■众筹理论:让管理力量下沉,充分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培育居民自治力量。

■晒太阳理论:阴暗环境下容易做坏事,强烈的日照下可以杀细菌。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