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往昔风志——读孔明珠《月明珠还》

2016-05-09信息快讯网

 

《月明珠还》

 

孔明珠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舒靓芫

“人物群像”和“风物韵味”——刚开始,我想将《月明珠还》分为两个部分来看。

一方面,是关于先辈名人。明珠的父亲是孔另境,他与陆澹安先生有四十余年的深厚交情,并曾在革命期间受恩于鲁迅先生。关于明珠自己,她几度前去采访过父亲的老友、文化大家施蛰存;文学家茅盾是在困难时期帮助她付过学费的姑父。

通过明珠对这几位名人的往事片段的叙述,我们得以接近这些颇有成就、也具有寻常人情的大师。女孩独特视角的回忆,拉近了我们与名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自己就是叙述者——这本书的作者明珠,孔另境最宠的小女儿。

另一方面,是市井与世俗。人世间的风情,最平凡也最浓郁。带给我们独特感受的,不只是文中时不时出现的上海方言词,更是一些独到的描写视角:民办小学、浴室里洗澡的小女孩、“懂经鞋”、萝春阁的生煎馒头牛肉汤、腌笃鲜……光是看名字,就能品出其细腻与光泽——每篇文章既像一块块织工地道的锦缎,又似层层摞好的精致点心。

不过后来我也分不清“群像”与“韵味”的界限或定义了。

回首时,有人如文化大家、政治名人,在历史发展、文化浪潮中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有人,也许不大出名,不大爱研究学术,不大关心国家大事……但他们在时代重溯、风情再现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父亲的“麻将搭子”有资本家,有热血青年,有工商职员……他们看上去鱼龙混杂,却是在关键时刻会两肋插刀的朋友。又比如明珠的外婆、婆婆、好姆妈、奶婶婶……她们的生命发出独立的、个性的光,在岁月里藏匿了姓氏,却实实在在地出现过,完全值得留一笔风致。

再说这万物的风情,全都是入了一个女孩的视野的。因为许多故事本身的戾气和压抑都被涤净了,镀上淳朴和淡然。

1968年9月16日,孔另境从监狱里寄了明信片给妻子云琴,“用圆形饭盒购买一匣花生酱来,以补不足”。明珠记得,当时孔家楼下的南货店里,那一大盒新鲜花生酱“香得来”——“舀一小勺撒点细盐加点冷开水可以调出小半碗花生酱,筷子戳戳是奢侈的下泡饭小菜。”享受花生酱的美味,似是这一家人在分离之时彼此的慰藉与幸福,却叫人替他们唏嘘感伤。

那年明珠十四岁,她已知道“这是父亲的救命事物。没有偷吃”。然而就在四年前,父亲的美食还是“喝一口绍兴加饭酒,举起筷子挖蟹盖上的黄吃”。

父亲会挑蟹,会讲价。他疼爱的“老来女儿”明珠喜欢用一对雄蟹的大脚钳粘成蝴蝶的样子,贴在窗户上。时光快乐而短暂。那时候自然灾害过去,“文革”还没到来,蟹蝴蝶们还没从玻璃上逐个脱落,不知去向。

如今的明珠吃起蟹时会想到:“爸爸活着的话,已经一百零一岁了。”父亲一生多灾多难,活着的时候没有过上多少儿女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他倔强的一辈子是如此顽强,如此艰难。苦难磨损他青春的英气,却让他更为硬气。

明珠愧疚于过去没和父亲有更多的相处与相知,没和回忆好好地互道珍重,因此她搜集了各种信件、明信片,搜寻了各项过去的相关记忆……这些是父亲和往事留下来的印记。表象万千,丝丝线线勾连着回忆。小女孩细软的手扒拉出一些灰尘,“呼”地一声吹散了,拉出大段的尘封往事。

《月明珠还》,一本找寻回忆,充实内心的风志。阅毕,没有物是人非的失落,惟愿与明珠一起站在过往风情中,待君再来。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