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生长“熟地”成青年人才“蓄水池”

2016-05-12信息快讯网

 

社会组织生长“熟地”成青年人才“蓄水池”-信息快讯网

静安团区委举办的“新雷锋训练营”午间公益音乐会

2016年2月,1987年出生的史逸婵出任上海团市委兼职副书记,一时间,她的履历在朋友圈疯转,“海归”女孩成了“网红”。

2015年10月,1987年出生的民间防艾人士卜佳青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因为他,民间防艾力量收获更多关注。

2014年1月,1987年出生的吴佳妮交接完工作,离开待了近4年的社会组织,到静安团区委担任副书记,“转轨”成为体制内的上班族。

三个引人注目的同龄人有共同的“出身”———静安区社会组织。吴佳妮和史逸婵是白领驿家的前任和现任理事长,卜佳青是上海青艾健康促进中心创始人、总干事。

如果说10年前社会组织还是默默成长的“非主流”力量,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组织人才“冒头”。处在大上海区位和潮流中心的静安,最早成为沪上社会组织生长的“熟地”,最早把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地区人才池。这个新晋人才梯队慢慢成长,每每遇到社会的用人“风口”,就开始展现能量。

静安团区委是和青年社会组织互动最多的体制内力量,也是社会组织“输出人才”的受益方。

2013年,静安团区委牵头启动“静安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作为地区重点人才项目,在全区选拔各个领域的青年人才加以培养。首批入选的30名青年,有4名来自社会组织,其中就包括吴佳妮。

吴佳妮2009年大学毕业,学的是社会学专业。当年,静安想要成立一个公益性机构,服务在辖区工作生活的10万白领,为他们的“吃、喝、玩、乐、动,衣、食、住、行、医”提供各种服务,于是有了白领驿家。吴佳妮参与了白领驿家的筹建,在机构工作近4年,“扫楼”拜访服务对象,做方案筹划公益活动,四处找资源谈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当选青年英才后,吴佳妮被收入静安的“青年智库”,参加青年英才高级研究班,和同学组团开展有关区域发展的调研,“静安重视文创产业,我们十几个同学做了文创产业调研,约好了同期休年假,自费去北京考察,回来再写考察报告。”

2013年,上海市委确定头号调研课题“加快在实践中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出“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选拔年轻干部。早已进入组织部门视野的吴佳妮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在年底的静安区团代会上当选团区委副书记。

接任吴佳妮担任白领驿家理事长的史逸婵,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史逸婵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深造,2014年回沪工作,那一年,她入选了第二届静安青年英才。

2015年1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群团改革试点,工青妇都要改革领导班子结构,组建“专挂兼”相结合的班子,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级选拔干部,史逸婵作为体制外的新鲜血液加入团市委,成为最年轻的团市委副书记。

“青年社会组织里藏龙卧虎,社会组织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人才的重要蓄水池。”静安团区委书记马士威介绍,今年启动的第三届静安青年英才评选,名额增加到了50人,放眼两区合并之后的新静安,还有一大波社会组织领袖将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