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体验正在扩大艺术朋友圈
上周末,文化广场举办的花艺工作坊吸引众多参与者。(文化广场供图)
如何 让从来不进剧院的人迈出关键一步走进剧院? 上周末,文化广场的公共空间里,传来阵阵花香,一场为母亲节而特别筹备的花艺工作坊正在这里举行。在25位参 与者里面,很多人是第一次踏入剧场。“艺术普及和教育不是门票的推销员,而是让剧院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朋友。”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告诉记者,“我们希望 让更多人觉得剧院也是个有趣的地方,然后爱上剧院。”
今年,文化广场将演出季命名为“爱上剧院的理由”。为了让更多人爱上剧院,除了舞台艺 术讲座,还推出“大艺术”项目,试水“体验类”艺术普及教育。知名导演林奕华在谈到自己“爱上剧院的理由”时说:因为剧场不只是让你做梦的地方,更是让你 思考的地方。你在这里可以和自己对话,去获得一些新的感悟。文化广场艺教部经理朱永晶感触颇深:“我们拓展体验类艺术的空间和门类,就是想把剧院打造成一 个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城市的第三个空间,让人们除了工作和家之外,能有一个地方去放松、去吸取能量、去感受自己感受生活。”
从我说你听的讲座拓展为一起参与的艺术体验课
“抬腿,对,慢慢地抬,不要快,要放松……”这段时间,几乎每个周六的下午,上海文化广场的排练厅里,都有一群年轻姑娘。她们穿着芭蕾的练功服,伴随着音乐,认真地练习着芭蕾动作。不过,她们可不是专业演员,而是普通的芭蕾舞爱好者。
“这个芭蕾体验活动是收费的,580元8节课。我们原先担心没人来报名。结果,这个活动刚推出还不到一周,20个名额就被一抢而空。”朱永晶告诉记者,这个体验课程与一般艺术培训机构的芭蕾课不同,学习
的目的并非是会跳舞,而是用芭蕾舞蹈的动作,帮助参与者拉伸身体、矫正体态,因此特别受到在办公室久坐的白领的欢迎。
文 化广场“剧艺堂”取自“生活和艺术相聚一堂”的谐音。这个艺术教育品牌与文化广场一起诞生,到今年才5岁。从一开始,文化广场的经营者就为剧院的演出明确 了定位———以音乐剧为主,时尚类演出为辅,目标为年轻群体。不过,演出的定位明确了,如何让艺术普及更接近年轻观众,剧院的经营者心里却没谱。“一开始 我们也向其他剧院学习,举办一些围绕舞台艺术的讲座类活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费元洪发现,尽管讲座都是免费的,但台下来“孵空调”、打瞌睡的不少,知 音难觅。
演出要定位,艺术普及也摸清目标观众的口味。跟交响乐、芭蕾、歌剧等古典艺术不同,文化广场的演出更时尚,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讲座类
艺教也许适用于古典艺术爱好者,但对文化广场的受众而言,很多知识都可以从网上获得。“‘你听我讲’这种知识传授式的艺术普及,已经不太适合年轻观众了。”费元洪说。
那 么,什么样的艺术普及教育才更合年轻观众的胃口呢? 文化广场艺教部的工作人员开始各种尝试。很快,他们发现,体验式的艺术活动更吸引年轻群体。舞台剧 《战马》 演员举办的木偶工作坊、来自宝岛台湾的优人神鼓演员举办的打鼓体验工作坊、成人夏令营小丑体验工作坊……无论是唱也好动也好,互动性、参与性强 的活动,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
艺术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感受力
在一家国际中学当教师的沈小姐曾带着她的学生来参加“剧艺堂”的“时间之外”工作坊。优人神鼓的演员带领学
生 打鼓、练武术。“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学生说,原来打鼓也有那么多的门道。”沈小姐告诉记者,这样的艺术普及,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她自己 而言,都是一种启蒙。“虽然这样的体验不会马上改变学生的生活,但艺术已经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也许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角度与能力从此以后就大不 一样,甚至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
翻开文化广场“剧艺堂”的2016年活动表,各类“工作坊”首先映入眼帘:肢体开发工作坊、戏剧体验工作 坊、形体芭蕾教室、阿卡贝拉教室、花艺工作坊……朱永晶介绍说,今年的“剧艺堂”的活动目录里,讲座、剧院开放日和各类体验式工作坊将“三足鼎立”。“剧 院开放日、重要舞台项目的导赏和演后谈观众的参与度很高,将得到保留。单纯的知识类讲座还会有,但比例被大大压缩了。”
更多的空间留给了 “大艺术”范畴的各种体验式艺术普及。“艺术不仅是一种知识,也不仅是一种技能,它更是一种感受力,而这恰好是我们很多艺术普及或艺术教育所缺乏的。”费 元洪说,“剧艺堂”与以前相比,更多元,也更开放了。“现在挑选项目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亲身体验艺术、感知艺术。当你大汗淋漓地跳 完一场舞,与你听完一场讲座的感受绝对大不相同。”
无心插柳柳成荫。费元洪告诉记者,艺术教育的参加者既有文化广场的会员,也有被活动本身 吸引过来的从来没进过剧场的年轻人。“尽管我们不会向来上课的人们推销演出门票,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很大一部分人都被剧院独特的氛围所吸引。他们会主动 加入我们会员的行列,然后就自然而然地买票来看演出。剧院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艺术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又促使人们进入剧院,这是剧院与观众之间的‘双 赢’。”
在蓉城清新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