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玻璃温室”天南海北种蔬菜

2016-05-18信息快讯网

农作物易生病招虫,不打农药能不能茁壮成长?土地面积有限,农作物产量能不能无限增长?食品安全广受关注,能不能从田间幼苗开始“全生命周期”保安全?……昨天,记者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科委等联合举办的2016年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来到位于崇明港沿镇的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走进一座座高大宽敞、独具现代感的玻璃温室,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难解之题”一个个迎刃而解。

上海“玻璃温室”天南海北种蔬菜-信息快讯网

“玻璃大棚”本领大

崇明合五公路上,一片碧绿田野中,一座占地2.1万平方米的玻璃房犹如一座现代化工厂,赫然而立。走进“工厂”,满眼青葱,鸟语花香,这里正是“都市绿色”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玻璃房共分5个育苗温室和10个栽培温室。栽培温室里,没有土壤,只有15排长长的白色生长架。缀满青色小番茄的藤萝,环绕着架子离土生长,根部深深扎在生长架上规则间隔的小穴盆里。

无土栽培,大量病虫害无处藏身。中心主任周强介绍,这里农作物全生命周期中几乎不用农药化肥,比传统大棚种植少用化肥农药达90%以上。而且,玻璃大棚里的土地资源可以“以一当十”,高7米多的宽敞空间里可以搭10层生长架。

温室内还配备先进的空气处理机组,整套“空调风机”几乎不费电,能源来自于一套地源热泵系统。

“上海温室”驻南北

以前说到温室,国际上首屈一指的要数以色列、荷兰。去年,荷兰国王访问上海时,专程造访崇明的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这座巨型“玻璃温室”寻找世界上最先进的温室技术:

除了利用地源热泵调温外,温室屋顶可全部敞开,让阳光直接照射,植物学上“增加百分之一的光照就能增加百分之一的产量”的理论被实现了,甚至精细到温室顶上的嵌条折射下来的阴影也不见了——用凹凸玻璃让光线散射,阳光照到每一根藤蔓每一片叶子。

而且,温室也不再是单一的方方正正“白盒子”,异形温室、花园式大棚正在兴起,甚至亭台楼阁、园林绿化都可以搬进去。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上海都市绿色公司已经将先进的农业设施工程技术推广至天南海北,从黑龙江的漠河到新疆、西藏,再从西沙、南沙到南极,总销量超过100万平方米。2014年、2015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相继建成“上海温室”。今年,中山站将扩建温室“样板间”,种植瓜果蔬菜。

周强透露,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13年建成后,已经承接19项科研项目,包括植物工厂、温室装备,自然光与人工光研究,高效生产模式等,其中可能蕴含着太空农业技术的未来元素。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