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伊势志摩峰会缘何难出彩

2016-05-27信息快讯网

 

26日,日本三重县津市,示威者戴着奥巴马和安倍的面具,抗议G7峰会召开。东方IC

■王雷

5月26日至27日,七国集团(G7) 在日本伊势志摩召开首脑峰会。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转变,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G7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显著下降。不过,从此次峰会涉及的议题来看,G7成员国依然雄心勃勃:经济上试图就协调汇率、财政政策,推进世界经济增长达成重大成果;安全上谋求就反恐和难民问题、乌克兰危机、海洋安全议题达成共识。当然,利用主场优势,安倍政府也掺杂了不少“私货”:试图抹黑、孤立中国;为参议院选举、修改和平宪法捞取政治资本;塑造日本“二战受害者”的形象。

毫无疑问,此次伊势志摩峰会是2016年日本外交的重头戏。近半年来,安倍政府为此煞费苦心。但是考虑到以下因素,本次G7首脑峰会实难有所作为。

经济议题上分歧显著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富国俱乐部”在世界经济治理中 的地位和作用正被二十国集团(G20) 逐渐取代。当前,G20已占全球GDP的85%,世界贸易的75%,与之相对,G7占据全球GDP的份额已经从1992年的68%下降到2015年的47%。无论就代表性、合法性还是能力和效率而言,G7治理体制已无力应对全球权力结构的重大转变。

G7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但在许多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就汇率波动而言,美日两国明显对立。日本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减速导致日元升值过猛,希望美国默许日本对汇率进行干预。但是美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不仅在4月初的G7财长会上公开拒绝了日本的提议,而且随后将日本列入了汇率监视国的名单。显然,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已经导致美联储放缓了加息步伐,现在美国最怕的就是美元走高,影响出口。日本希望联合德、法在峰会上对美元贬值进行牵制,但在当前这个时点,美国不可能做出实质让步。

对于财政刺激议题,日本与德、法等国意见相左。日本认为,为了激活世界经济,各国在短期财政刺激方面应当合作。但是德国强烈反对扩大财政支出,强调“结构性改革”更为重要。虽然美国、加拿大等国对日本的倡议表示理解,但英、法两国与德国立场趋近,即认为“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设计经济政策”。显然,如果没有欧美的配合,日本单独进行财政刺激,很可能要独自承受日元升值的压力。日本不愿唱“独角戏”,德、法又不愿让步,因此难以达成必要的共识。

政治领域内立场不一

在乌克兰问题和对俄政策上,美英与德法日存在差异。前者主张延长对俄制裁,坚持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违反国际法,敦促俄罗斯遵守明斯克协议。但是,由于与俄罗斯毗邻且在能源方面依赖俄罗斯,德法两国主张,在维持制裁措施的同时,应与普京积极对话。不仅如此,日本也在寻求推进北方四岛 (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 谈判,谋求改善日俄关系。显而易见,在对俄政策上,此次峰会不会扭转德法日等国与美国渐行渐远的趋势,美国消极的对俄政策势必会受到进一步的牵制。

同样,在海洋安全与对华政策上,德法英等国与美日的立场难以统一。近两个月来,从G7外长会到安倍串访欧洲,日本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利用G7首脑峰会炒作东海、南海问题,拉拢欧洲国家向中国施压,进而在海洋争端问题上抹黑中国。但是,对德法英等国来讲,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反恐和难民问题。东海、南海毕竟距离欧洲太远,不值得为了讨美日欢心而刺激中国,损害自 己的经济利益。当然,碍于伙伴关系情面,这些国家也不会拒绝日本最低限度的要求,即在峰会宣言中表示对局势担忧,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等措辞模糊的言论。不过,美日难以迫使G7欧洲成员直接指责中国。

当然,“难有作为”也好、“同床异梦”也罢,都不意味着G7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国际秩序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可见的预期内,G7国家共同利益依然远大于分歧,即使不能发挥领导作用,也会在国际体系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