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不仅需要高大上和精品
在收藏界,有一种说法,搞收藏,就要高大上,无精品不收,无整器不藏。对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
如果世上真有那么多精品老货、整器佳制还好,可是毕竟数量有限。那些精美的残器若见到了,您不妨把它收下。
残器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先天性”的,即艺术家故意为之,起初创作时就没想让它完整,而是把它设计成残器,以残为美。在服装界,长期流行着在服饰上挖个洞、撕个口的时尚,好端端的一件上衣或一条裤子,太完整似乎显不出它的个性特点,而“故意”糟蹋一下,却徒然显出了别有天地、新颖奇特来。对于艺术品而言,亦如此。藏于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断臂维纳斯,虽然古代艺术家当时创作的究竟是完整的人体雕塑还是如此断臂,自发现它的10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是谁又能否认它无与伦比的美呢?
残器的另一种是“后天性”的,即艺术品在创作完成、投放市场后,在使用、收藏和流传的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成为了残器。比如藏于日本、被奉为该国“国之瑰宝”、“瓷器维纳斯”的中国南宋龙泉窑青釉葵口茶碗残瓷“蚂蝗绊”,就是一例。宋代工匠起初生产的这件茶碗本是完整的,只是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裂纹,并做了打锔钉修补。不过,日本人依然奉若神器,珍若拱璧。
对于流传于世间的残器来说,不管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只要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市场价值,那它们都显得珍贵、值得宝藏。为何呢?残器的价值由这么几个因素所决定,也许是名家所制,身价不菲。你若偶然发现一件明代德化瓷塑大师何朝宗所制观音像,即便已残破,也因物以人贵,而同样具有巨大价值,你莫瞧不起它或视而不见,从而错过收藏的机会。也许是数量极为稀少,物以稀为贵,这样的残器正因它们的稀少而备受珍视。
残器彰显着另一种美,它们虽残犹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对于收藏家来说,若手里的残器数量较多,可考虑建造残器博物馆,让收藏独辟蹊径,变得与众不同。对于拍卖行而言,也可考虑举办残器拍卖会,为拍卖投资注入新的元素。相信,这将会呈现不一样的卖点、境界和局面。
收藏和珍视残器,并不意味着要抵制整器,而是在收藏和投资的征途上,要懂得发现艺术品之美,正确认识艺术品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学习和尊重先人的智慧创作与劳动成果,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