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博览】柯灵出山帮我编书

2016-06-20信息快讯网

 

《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

 

王国伟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王国伟等策划、主编的“当代中国作家随笔丛书”

作为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知名出版人,王国伟曾先后策划出版了不少畅销书和重要图书。《文化苦旅》他一手炒红了余秋雨;郎平钦定他为《郎平自传》的出版人;雅皮经典的代言人张耀的《打开咖啡馆的门》《咖啡地图》,经他之手出版后,开创并刮起一阵视觉图书旋风;张承志、张炜、周涛、蔡翔、鲁枢元、南帆等大批优秀学者、作家都是他的出版合作者。本书中一个个出版事件,生动地讲述了畅销书背后的人与事。可感、可读、可回味是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

不谋而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散文随笔写作已呈繁荣景象。散文写作繁荣,与出版和传媒发展构成了正相关关系。其成因首先得益于“文革”后呈爆炸式发展的媒体产业,大量新的报刊创刊,催生了许多文学性、社会性副刊的市场需求,其典型表现就是以文化消费为表征的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走强。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学变得更加与中产阶级的美学趣味和生活感受相勾连,而这种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学,需要快速和碎片化。因此,报刊的副刊和专栏式写作成为社会的基本写作方式,催生了以专栏写作为生的专栏作家,其发展势头和影响力甚至盖过了传统的精英文本写作的作家,从而形成了二十世纪文学书写的新模式和新景象,并一直伴随着资本和消费的历史进程,延续至今。

这种专栏式书写的历史进步性,在于不但催生了新的文学阶层和文学样式,还由于其十分关注社会现实,与大众具有天然的情感联系和感觉匹配,使得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佐料,进而构成了其市场性优势。与大众市场紧密对接的专栏影响力,与媒体、市场同成长的写作生态,不但抬升了专栏作者的地位,使他们快速获得大众知名度和接受度,也为出版机构出版文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传统意义上靠小说成名的中国作家,经过将近十年的文学写作,已透支了“文革”体验所积累的苦难资源。面对复杂多元的城市生活现状,城市题材的小说创作需要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需要不断地观察和形成整体性思考,而这些正是那个年代中国作家所缺乏的。因此,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整个文学创作层面产生了普遍的思维断裂和感觉失重。而散文随笔的率性和直接,可以相对自由的碎片化思考和表达,使得许多作家写来得心应手,从而纷纷介入散文随笔写作,甚至不少作家基本以散文创作为主要书写方式,进一步促成了散文随笔创作大气候的形成。正是作家自身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准确对接,文学与市场的同步发展,一种较为成熟的散文随笔写作生态就此生成。

此时,我策划编辑出版的文化大散文书系正在市场畅销。面对市场富有热情的反应,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再编一套整体反映当代中国一线作家散文随笔创作气象的丛书,与文化大散文书系形成相互补充的散文出版大格局。这个想法得到了施伟达总编的同意和大力支持。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肖关鸿时,想不到我俩竟然不谋而合。我们商量好组稿对象以及实施细节,就满怀热情地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发现,大部分需组稿的作家居住在北京,应该在北京有一个合作者,关鸿推荐了文艺报的应红。当我们请应红担任丛书编委帮助策划和组稿时,她满口答应。应红给我的感觉是清秀知性、很具南方气质的女性,话语不多,做事踏实。

最终我们成立了精干实效的编委会,成员仅有施伟达、肖关鸿、应红和我。这种组合,完全是一种缘分和对出版事业的兴趣所致。为使丛书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还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主编,我们商量请柯灵先生出任,但不知柯灵先生是否同意?

拜访柯灵

1993年初春,乍暖还寒。一天我和肖关鸿相约去上海复兴西路柯灵先生家拜访。柯灵先生有午睡习惯,我们在他午睡后到他家。当我们登上他门口的台阶时,柯灵夫人陈老师就给我们开了门。打开大门,想不到柯灵先生也站在门口迎接,让我们有点诚惶诚恐。作为作品等身、富有影响力的文学前辈,柯灵先生显得极其朴实慈祥。他招呼我们坐下寒暄几句后,陈老师很快端上红茶和点心请我们享用。看来,柯灵先生还是老派风格,英式下午茶。不知他是否想让我们在这种形式中,感受一下文学的品质?事实上,我已从英式下午茶过于讲究的形式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态度,看似形式的品质,却具体体现了人的审美细节,而文学的基本价值不就是我们对生活美好意义的一种提振吗?

边喝茶边聊天,气氛很轻松。柯灵先生喜欢谈一些轻松的事,尤其是媒体和出版方面的事,他也很有兴趣,因为柯灵先生早年在上海主编过不少期刊,参与过出版公司的管理。因此,基本是我和关鸿说,他在听。偶尔,柯灵先生操着带有浙江口音的上海话,同我们讲一些文坛往事。他语速很慢,听起来很亲切,因为我们都习惯家中长辈这种带有江南口音的上海话。柯灵先生耳朵不太好,常年带着助听器,所以我们需提高声音,减慢语速。

当我们请他担任“当代中国作家随笔丛书”主编时,他一口答应。其实,柯灵先生就是散文随笔写作的前辈和高手,他的文字被业界公认为精炼之作,上海烈士陵园的碑文就出自柯灵先生笔下,字字精炼,不露痕迹。他对编辑出版这样的丛书也非常赞同。

我们顺势提出,请柯灵先生为这套丛书写总序,他当即答应。想不到,这篇序言竟让柯灵先生足足写了两周。而且,这段时间柯灵先生正在闭门构思新写的长篇小说。当我们拿到序言文稿,读着他精致优美的语言和纵横古今的知识阐释,再一次领略到真正的散文随笔的精妙之处。

此后,因为编辑这套丛书,我在那两年经常去柯灵先生家,享受他的下午茶。让我吃惊的是,柯灵先生竟然不知道如何打出租车,他年迈后基本不出门,但年轻时,出门也是乘公共汽车或步行,这与现在很多地位不高但官架子十足的人形成很大反差。

当然,柯灵先生典型的江南文人气派,也成就了这套丛书最基本的审美标准,柯灵先生为此套丛书写的序,也是我们策划丛书依据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尺度,今天读来依然具有警示意义和文学标杆作用。

分头约稿

丛书定位明确,选定的都是当时的一线作家,且大多以小说成名但近期对散文随笔创作倾心并积累了不少佳作。

我们开始分头约稿,很快得到作家们的响应。他们参与的热情之高出乎我们的意料,也使我们感到踏实。我们的出版感觉与作家们的书写感觉准确对应上了。

当时入选的作家有:张承志、韩少功、蒋子龙、张抗抗、刘心武、谌容、张洁、铁凝、范小青、艾云等,个个都是大牌。与他们的合作和交往,在那个年代具有特殊的意义。那时,市场经济才起步,互联网尚未出现,我们的联系基本是书面通信,偶尔打长途电话。书信都是手写,写得都很认真诚恳,字体端庄,现在看来绝对是奢侈品了。所以,我一直怀念那时文人之间交往的纯粹性,尽管各人性格不同,但交往都真诚坦率。相互之间没什么特殊要求,更没有叠加商业或其他条件,信任成为交往的基础,作家和编辑的关系更像志同道合的朋友。

向谌容约稿,开始是由于她那篇影响甚大并被拍成电影的小说《人到中年》,还由于她独立的思考和参与文化实践的丰富经历。因此,我们认为她一定会有特殊的视角和不一般的文化感受。想不到,向她组稿后,不但有了一部好稿子,我还和她全家成了朋友,并愉快地交往了很多年。谌容的先生范荣康是上海人,使得我们有了老乡的亲切感和更多的话题。

向韩少功约稿时,他正在海南作家协会主席任上。但我们始终认为,韩少功是当代作家中最具理论气质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一直带有实验性、思想性意义,每一次突破和出版,总会形成文学甚至哲学性话题。所以,向韩少功约稿的目的,我们是想看到一位思考中的作家,其散文和随笔会给我们透露出怎样的思想信息?果然,他的随笔与众不同,书名为《夜行者梦语》,从书名到行文充满着思辨性。文学被他提升到了哲学层面,结构主义概念到语言学转向,都是他文学实验的思想源头。读他的随笔,确实需要做些学术功课,并要启动思考的能量,否则,无法进入韩少功的作品界面。

铁凝是与艺术走得最近的作家之一,除了她出身艺术世家之外,她对艺术也有特别的关注和偏好,尤其是在她的小说和文学作品里,艺术总是一个重要的对象。组铁凝的随笔集,我想看到一位知性女作家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事实上,铁凝的随笔满足了我的这种阅读期待。关于她随笔集最后取名为《长街短梦》,我们还沟通了几次,开始有点不解,后来读完她的全部文稿后,才理解了她的这种命名背后的意义。艺术的真谛,其实总是隐藏在平静的生活背后,就像任何一位艺术大师,人前身后被人称颂的伟大作品,不都是来自平常的生活,感受的真实成就艺术的真诚。铁凝给人的感觉,以其一贯的安静和知性,以及那种平常心和世间情,与她《长街短梦》的书名非常贴切。

张抗抗虽然就职黑龙江作协,却长住北京。抗抗在江南长大,上山下乡去了北大荒,以后就成了黑龙江人。跟抗抗交往,除了喜欢她的作品,最强的感受是她很具侠义心肠,就是过了这么多年,还听朋友说,抗抗是在两会上为独立书店的生存呼吁最多的代表之一。因为她是杭州人,我们总有一种江南际会的感觉。因此,那时到北京出差,总挤出时间会一会抗抗夫妇。谈天说地,在她家吃个便饭,就是我们当时最多的交往方式。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联系也基本中断了,但这种感觉仍然清晰地储存在我的记忆中。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曾是我们那代人的文学圣经,感动过不知多少人。张洁给我们的感觉,具有古典端庄和清秀美。她说话轻声轻气,慢条斯理,一种缓缓的节奏感。但每次看张洁,总让我有点紧张,因为她的家实在太整洁了,整洁到让我不敢随意走动。所以,每次到她家后,我总有一会儿不知所措,甚至不敢轻易入座,要跟同行者说会话,转移一下注意力,才能缓过神来恢复常态。当然,张洁总是细声细气跟我们说话,给我们倒茶拿点心,这会让我产生一种回到民国时期的错觉,但又确确实实是在我们当下的现实之中,反而有了一种反差带来的生活美感。当然,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其文学表达有某种内在的一致,因此,只有张洁才能写出并这样命名《爱是不能忘记的》。

正是伴随着这种美好,我们和作家们完成了一次整体性出版合作,而这套丛书以及背后的故事,也成了那个时代特殊的记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