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同代人”难以深层解渴

2016-07-09信息快讯网

 

“全国近2000份书评来稿超出我们的想象,其中还冒出一些颇有见地的个性化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年轻人的审美能力无需怀疑。”昨天,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在沪揭晓,评出25篇获奖作品。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作家孙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赛希望引导当下90后乃至00后青年关注经典,关心文学评论。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种声音挥之不去:不少90后、00后学子,在阅读或写作上,似乎与中西方近现代经典文学的脉络关联越来越疏远浅淡。文学评论家王纪人告诉记者,当下有些年轻人更倾向于读年龄差在10岁以内的同代人作品,而一些年轻作家的野心也只是写给同代人看。“但这种同代阅读难免存在快餐化倾向,只能陪年轻读者走一小段路,不能送他们踏上更长远的旅程。”业内呼吁,读者不妨把阅读的时间轴往岁月深处拉,读一读百余年来公认的经典作品,让经得起沉淀的文字滋养拓宽青年群体的人文视域,从而形成健全的审美观。

 

年轻人对经典的评论笔触并非一味仰视

此次大赛的评论对象是从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里精选的25部小说,包括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巴金《家》、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等近代文学史名家名篇。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库中的作家绝大多数在上海工作生活过,办报刊、组织文学社团等,串起了海派文化重要一脉。

那么,20岁出头的学子从相隔80多年的文字中可以捕捉到什么? 一等奖作品、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薛义《罗什的舌头》让孙颙非常惊喜。书评聚焦著名作家施蛰存的《鸠摩罗什》写道:“在施先生的大胆改写中,这舌头却近乎一个罪证……外人的顶礼赞叹再多,惭愧的只是他自己,舌尖的痛楚也只有自己知道。”孙颙觉得,光看文章名字以舌头为切入点,便不难发现评论者至少读懂了施先生的先锋派笔法,并用先锋派技巧予以回应,“舌”本身就是深度心理学的一种隐喻。“不光是年轻人,也包括我自己,一旦读懂了施蛰存,就会有种历久弥新的震撼。”孙颙回忆说,大学毕业后他在徐家汇藏书楼埋首旧报刊,接触到了施蛰存,被新感觉派小说《鸠摩罗什》“吓了一跳”。“施先生既吸纳了西方20世纪心理分析学说的精华,又贯通中国古典素养,他在题材与笔法上的突破对于今天的文学研究,都是绕不过去的标杆。”孙颙认为,这次活动吸引青年学子撰写书评,正是引导式品读经典的一次契机,提升了年轻人的艺术感受和鉴赏力,毕竟,年轻人不会一直停留在浅阅读阶段。

出乎不少评委意料的是,年轻人对经典的评论笔触并非一味仰视,而是流露出难得的平和心态。一等奖作品《千万别把我当战士》从鲁迅《故事新编·奔月》中读出故事情节与作者意图的双重颠覆:“我们往往把鲁迅先生写的东西看成是一种‘揭露’和‘批判’,然而静心想来,不如说这是‘表白’。阅读鲁迅时,不妨在心里给自己预置一个陌生感……会看到先生个性的可爱,看到先生无时不在生活之中。”

 

经典作品好似银器,需时不时擦拭

文学经典好似银器,它的妙处需时不时擦拭。与其责怪青年一代沉迷碎片化、低幼式、快餐型的浅阅读,不如拉近他们与文学经典的心理距离,送上一把解码的钥匙,使文学经典以更时髦、更细致的解读方式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最终,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消费,更是为了素养的积累。

 

来稿中的一些不足也让评委们非常感慨。孙颙发觉,由于相当长时间文坛及文艺评论界存在行文晦涩难懂的现象,年轻学子们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文字的明快通畅显然不足。他建议:“不能把高深莫测作为文学批评的追求方向。恰恰相反,深入浅出、简洁直白才是正道。”

 

王纪人说,有些入围文章更偏向心理感受式、印象主义的批评,精确度及逻辑感都欠缺。比如一篇评读《呼兰河传》的来稿,全文罗列了几点直观感受,“准确的感受当然很要紧,但是仅仅说看到了什么还远远不够,还要说出为什么。”另一篇评析茅盾《子夜》的文章,仅仅抓住了小说次要人物徐曼丽,却忽略了赵伯韬、吴荪甫等主要人物及主线索,有失偏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