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

2016-09-09信息快讯网

《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信息快讯网

或许你只是在《生活大爆炸》中听过《星际迷航》这个名字,但是它的厚度和深度绝不只是一场用特效和科技理论叠加的“宅男”白日梦。9月2日,好莱坞科幻大片《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经典归来,继续讲述企业号的探索之旅。

但是,面对如此“厚重”的硬核科幻影片,科幻小白们的观影体验是不是像在嚼金属呢?夹杂其中的满满的科幻名词,是不是也让你伤透了脑筋呢?小编就来为你通俗地解释这部看似高深的科幻巨作,让科幻小白也能顺利看懂《星际迷航》!

影片介绍:

科克船长带领企业号继续踏上宇宙探索的旅程,他向老骨头讲述了自己对于船长身份的忧虑,而在他与最好的朋友史波克互诉衷肠前,他们又接到了一个紧急救援的任务。神秘敌人卡尔开始攻击企业号,幸存的企业号成员也分散至一个行星上求生。

老骨头、史波克、科克、契诃夫、乌胡拉、苏鲁等船员再次团结起来,为生存作战。但在斯科特遇见了Jaylah之后,他们找到了能够征集所有船员并且逃离那座星球的方法:需要在卡尔毁掉星际舰队之前成功阻止他……

科幻名词解析,让你分分钟看懂影片

1. “星际联邦”

《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信息快讯网

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地球穷的叮当响,要啥没啥。在2063年,一位叫做泽弗里·科克伦的神经病发明了地球上第一艘可进行曲速飞行的太空船——凤凰号。当“凤凰号”在大气层外完成人类的第一次曲速飞行时,吸引了尖耳朵星人瓦肯族,后者表示:“没想到这么落后的破地方竟然还有这么高端的玩意”。随即光临地球,与人类完成“第一次接触”。

瓦肯人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地球人完成家园的重建,人类摆脱了贫困、疾病和饥荒。当地球进入“曲速文明”时代,越来越多的星球和外星人被发现,一个个和平结盟条约被签订星际间达成协议,于2161年构建了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称为“星际联邦”。

2. “曲速”

《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信息快讯网

这是一种在被压缩的时空中航行的技术,其原理就是依靠星舰的反物质能量引擎制造一个人工立场,让时空扭曲,在扭曲的空间中可以达到几十倍于光速的速度。曲速共分为0—10级,随着级别的升高,速度也会越快。

曲速是《星际迷航》的专利,其实简单来说是“超光速航行”的一种,与其他科幻作品中“虫洞”、“超时空”概念类似。

3. “星历”

《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信息快讯网

《星际迷航》的背景是未来世界,除了公历之外,从“原初系列”开始,还有一个“星历”的概念,舰长日志即以星历为时间线。星历不能用公历的“年”来标示,“原初系列”中出现的第一个星历为1314.4。

由于最初吉恩·罗登贝瑞并没有提出一套有章可循的计算方法,导致星历的标示较混乱。后来在星际迷的敦促下,该系列中星历的推算渐渐规范,部分高段位的星际迷总结了一些推算方法,但都较为复杂。

4. “惯性阻尼器”

《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信息快讯网

这项技术有两项特点,其一是人造重力,让星舰模拟行星重力,船员不会飘起来。其二是最大程度减少惯性,让星舰在启动曲速飞行,巨大的加速度不会对船员造成惯性影响。但惯性阻尼器产生效果是有一定反应时间,当星舰突然遭受撞击或炮火袭击,船员仍然会感受到惯性。

惯性阻尼器位于进取号碟状船体的下部,在《星际迷航3》中,惯性阻尼器在第一次遭受攻击中破坏,片中很详尽的展示了缺少了这块“宝贝”之后,进取号在下坠中,肚子里面的船员会是怎样的状态。

5. “象限”

《星际迷航3》经典回归 科幻“小白”如何快速看懂?-信息快讯网

象限是《星际迷航》中银河系的划分方式,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横轴和纵轴所划分的四个区域,被引申到了银河系中。银河系被划分成了四个象限,并分别命名为第一(α)、第二(β)、第三(γ)、第四(δ)象限。象限之下的单位是“星区”,每个象限下又有数千个星区,星区下的单位就是“行星系”,每个星区内一般都有几个行星系。

精彩影评:

@小玄儿:战舰被修复、队员被找回、任务圆满完成,永远是这个系列永恒的主题。友情、爱情与家园,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星际迷航与星球大战的家庭伦理剧般的复仇大战不同,没有了特殊的能力,靠的是人类的智慧与勇气、各种族之间的默契合作。Spock的那句:一定不要放弃希望,更是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反复的向我们揭示人类最可贵的精神,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特异功能的一种了:“寻找希望是永恒不灭的精神传承。”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承载着一艘企业号。它维护宇宙的平和与道义,探索新世界、新生命和新文明。

@汪佳琪的闲扯:导演林诣彬强烈的个人特色对于影片的影响显而易见,《超越星辰》完全融合了那种令人肾上腺素激增的动作元素,对于大场面和优秀的动作设计毫不吝惜。在林诣彬的镜头下,华丽的飞车特技与流畅的格斗动作比富有未来科技感的激光枪对拼还要精彩得多。

@谁动了表姐的果:有些安排既浅显又深刻。结尾反派被生化武器吞噬,只剩starfleet的徽章在太空中漂浮。既表现他咎由自取,又隐喻星联邦定争止纷,消弭仇恨,是个非常理想化的存在。其实反派最后进入那个啥舱里时有一段时间的犹豫我觉得,他看到倒映出自己样子的玻璃片才又下决心。消失前的眼神也不光是仇恨,也许还是被小舰长那句话触动了:“better to die saving lives, than to live with taking them.”(啊反派的演员大赞啊!)

@浅草:对于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Star Trek,这部ST13存在的意义大概在于让无数的死忠粉们知道:不管世事变迁,不管已经与多少人告别,Kirk和Spock和他们的Enterprise都还在一起,还在演绎继续你们的梦想,还在探索新的未知与可能性。几年之后,你会变老,他们也会变老,但你们还能在一起继续往前走。

@liuchen1701:恰逢五十周年,这部电影注定要站在风口浪尖。原教旨粉丝会怎么看,而新影迷和路人,又会怎么看,决定了接下来的剧集和电影的走向。还好,这一部电影没有让人失望,除了剧情交代不够完整,不够厚重吸引之外,既能满足原教旨粉丝的Five years mission的情怀,也能喂足新人路人的感官刺激。我衷心地希望这一部电影能够票房口碑双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