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邬达克”系列主题活动上午揭幕
图说:邬达克旧居
“即便不是生长在上海的人,估计对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这些城市地标也有所了解,更何况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你若到上海街头做调查,真还没多少人知道邬达克这名字呢。”已在邬达克旧居志愿服务两年多的计女士坦言,自己也是在投入对邬达克建筑推广普及工作后,才对这名匈牙利建筑师及他设计的建筑有所了解的。
为让更多市民、更多青少年走近邬达克,并通过邬达克设计的建筑了解上海人文历史,邬达克旧居坐落于番禺路129号(原哥伦比亚路57号),这是一座带有英国乡村风格的住宅,窗台、楼梯、厕所和天花吊顶的细部,甚至部分家具设计,都出自邬达克之手。爱鸽子的邬达克还专门为鸽子设计了落栖的平台和出入口。
图说:邬达克旧居
如今,邬达克旧居亦是国家级建筑遗产科普基地。今天上午,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孩子们最早抵达这里,他们除了参观、亲身感受这栋老建筑的独特魅力,还承担了迎宾任务。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三个一排,站在小径入口,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指路。在华政附中念高二的陆颖也和同学一起担任志愿者,出生于1999年的她,接近“零零后”,然而对于老建筑却有着特别的兴趣。
在传统概念中,“零零后”的孩子与这些百年建筑有着整整一个世纪的代沟,可陆颖却并不这么认为:“可能同学之间的热门话题都是娱乐明星,但我觉得,这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些对人类文明发展作过贡献的伟大建筑师或艺术家并不了解。通过几次参观活动,大家都兴致盎然,毕竟这与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的家息息相关。这些平时走在街头就能看见的建筑,让我感觉很亲切,没有距离。”
图说:邬达克
活动开幕式上,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感慨地说:“举行这样的活动,并不只为让人们了解邬达克建筑在设计理念、科学建造方面的成就,更多的是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美学的鉴赏力。对于青少年而言,则是非常棒的美育熏陶,透过房子,你能看到的不只是线条、色彩,还有城市的文化记忆。”(记者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