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思政课:课内开花课外也香

2016-10-31信息快讯网

■和传统的思政课不同,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程既要纳入最鲜活的时政新闻,又要回应大学生对于创新的各种关切,师资团队必须是多学科、跨领域的。没想到的是,随着各路学科“大咖”集聚,这门思政课无形中产生了一个副产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因为有了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平台,志同道合者自然走在了一起

任教于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肖俊杰副教授,不久前到思政课上去露了一回脸———给大学生讲中国的创新现状,谈谈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想这节课后没几天,一名大一学生就摸到了他的实验室:“老师,如果可以的话,我以后想跟着你做研究。”

和肖俊杰一样,在如今的上海大学,不少专业课教师因为上了同一门思政课收获意外的惊喜。这门名为“创新中国”的思政课,是上大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学校里最大牌的学者、最会讲课的教授,都争相在这里开讲。只是让“创新中国”课程教学团队没想到的是:对科技和学术创新有兴趣的师生们通过这门课出现了“完美对接”———学生跟上了心仪的导师,导师收到了合意的学生。

这门思政课,真可谓是课内开花,课外也香。

一门思政课,改变了一位“学霸”的选择

在上海大学,老师和学生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听全校最当红的学术大咖的课,那就去“创新中国”吧。如果说,上大2014年末推出的“大国方略”还带着几分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行至2.0版的“创新中国”,则已经集纳起全校最强的师资阵容:院士、校长、973首席、国家杰青……全校的学术明星、大牌教授,都是这门课的座上宾。在此背景下,上大生命学院青年教师肖俊杰受邀去“创新中国”讲一节课的一个章节。

在课上,肖俊杰饶有兴趣地和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享他所从事的关于心脏再生的研究。只是没想到,当听闻他在小白鼠身上将要进行运动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研究后,一位还没有确定专业方向的大一新生主动找上了门。

“我居然因为上了一节思政课,收到了这么好的一名学生。”肖俊杰说,这名找上门的学生本来正打算通过参加插班生考试转校,他的绩点排在全年级100名内,是一名标准的“学霸”。这堂“创新中国”课让他放弃插班生考试,在大二学科分流时选报了生命学院。

“大咖会”让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

“创新中国”授课时独有的“项链模式”,一直为学生们津津乐道:一节课从来不是一位老师从头讲到尾,而是由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围绕一个主题联袂串讲。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是“大咖会”。

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是“创新中国”课程团队发起人。她告诉记者,继“大国方略”通选课之后,学校再推升级版的“创新中国”课程,最初考虑仍是呼应中国当下面临的深刻转型,为本科生推出一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我国国情的课程。和传统的思政课不同,这门课既要纳入最鲜活的时政新闻,又要回应大学生对于创新的各种关切,师资团队必须是多学科、跨领域的。

没想到的是,随着各路学科“大咖”集聚,这门思政课无形中产生了一个副产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因为有了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平台,志同道合者自然走在了一起。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寅斌因为上了这门思政课,开启了一个迟迟没能启动的全新课题。

刘寅斌一直酝酿着要对上大周边的一条街道开展全方位社区生态调查,从街道上小贩的商业模式,到附近居民的消费习惯等等。这样的调研耗时耗力,比起专业背景,参与项目学生的兴趣更重要。当这个项目在“创新中国”课堂上被描述出来后,立即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项目很快启动了。

“从我入学开始,老师们就不断告诉我们,创新很重要,可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去创新。”上大社区学院学生杨宏晨予说,在“创新中国”课堂上,不仅听老师介绍了从机器人、无人艇到心脏再生等科技领域的创新,还有建筑学、经济学以及更多人文科学领域的创新,“原来创新的领域很宽泛,可以做的事很多”。

作为“创新中国”课程主创人员,上大社会学院教授顾骏说,这门课程有意识地引入理、工、医、经、管、法等多学科,从而引领学生体悟知识背后的创新体系、内在结构和理论思想。

破解现行大学教育诸多难点

随着“创新中国”课程在校园持续走红,包括授课团队成员在内,很多一线教师陷入了思考:没想到一门思政课,竟无形中“破”了现行大学教育的许多难点。

比如,大学如何更理想地推行导师制,实现师生间的自由组队。“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都处于互不了解状态。我想招对学科有强烈兴趣的学生,但因为种种原因,可能真正到我实验室的,都是一些走完成绩排名、专业志愿填报等流程,但对我的研究方向还懵懵懂懂的学生。”肖俊杰说,“创新中国”课给很多授课教师一个启示:招募学生的渠道可以多元,甚至突破院系的围墙。

1个月前,张江高科管委会主任杨晔受邀到“创新中国”课堂,给大学生们带来上海最新、最具活力的“张江画卷”,讲解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进展。那次课后,杨晔留下一句话:“欢迎有兴趣的学生们到张江来看看。”课后真有不少学生提出去张江考察。上周,上大2016级新生课程班组织30多名学生去了位于张江的上海光源。零距离观察,鲜活的创新实践,学生的兴奋心情难以自抑,也埋下了追求理想的种子。

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