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的风流》
基本信息
作者:朱良志
出版社:中华书局
书号: 978-7-101-11785-1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定价:58.00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字数:120千字
页码:292
CIP分类:TS933
编辑推荐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学
不管是假山还是园林以及中国人悠久的赏石传统,这都说明石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抉发出美的智慧,从哲学和美学的层面来阐释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意味。
☆对中国赏石文化有着最详尽的阐述
石与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片顽石,会成为几案上的清供;叠石成山,成为园林营造的基础。中国人欣赏石,到底是从哪些角度来欣赏?石头之美,美在哪里?作者通过剥丝抽茧式的阐释,终于让读者深深体悟到,所谓顽石的风流,最后彰显的其实是人生命的风流。
☆本书的出版对园林界、赏石界来说有填补空缺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专门讲赏石的高质量的美学读物少之又少,本书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书中配有大量精美插图,有助于读者图文互赏。
内容简介
石和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爱石,赏它,玩它,品味它,将石当作朋友,甚至当作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安慰心灵,并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品石,不光是对石的欣赏,所看重也不全在其审美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很多者是在玩味自己的生命,从中寻找生命智慧的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围绕盆景、假山、品石艺术等形成的特别的艺术观念,其中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作者研究中国艺术观念所涉及的一个方面。
作者简介
作者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出版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南画十六观》等著作。
目 录
上篇 品石的智慧
第一章 石的“秩序”
一 石之怪:质疑正常
二 石之顽:强调无用
三 石之瘦:推宗独立
四 石之朴:瓣香未雕
第二章 石之“美”
一 石文而丑
二 石令人隽
三 赏石于风尘之外
第三章 石如何“可人”
一 石 缘
二 石令人古
三 蕉石影
四 石为云根
五 无生的石
六 展现生命智慧的砚铭
中篇 假山的意味
第四章 假山之名
一 假山的由来
二 作假山以“卧游”
三 假山是假的吗
四 开方便法门的假山
第五章 文人园林中的假山
一 文人园林的概念
二 假山的南北风
第六章 叠石天工
一 巧夺天工
二 散漫理之
三 石无位置
四 假山与日本枯山水
下篇 盆景的微妙世界
第七章 盆景的“小”
一 于小盆景中“观生意”
二 些子景中得圆满
三 “以小见大”非概括
四 盆景不是微缩景观
第八章 盆景之“拙”
一 重“古拙”是中国艺术的传统
二 古拙苍莽 盆景本色
三 盆景的苔痕
四 如何理解盆景的“病姿”
第九章 以境界论盆景
一 作为人精神延伸物的盆景
二 盆景中的“心统木石”
三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四 盆景的诗情
五 盆景的画意
精彩篇章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不爱石头的,有山就有石,石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但中国人对石的爱在世界上又是非常独特的。
中国人有玩石的传统。唐人已爱石成癖,白居易爱太湖石,“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此风至宋尤盛。曾几说:“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一片石几乎使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米芾爱石出了名,自嘲道:“癖在泉石终难医。”他在涟水做官时,藏在书屋玩石不出,按察使杨次公去见他,劝他不能以石废事,米连取数石,一石比一石妙,玲珑可爱,在杨面前翻来翻去,并说:“这样的石头,我怎能不爱。”杨最后实在忍受不住,说:“非独公爱,我亦爱也。”从米手上夺一石,上车去也。
东坡的“小有洞天”石,堪为天下名石。他做了个香木底座置放之,座中藏香炉,正对着岩岫的孔穴间,每焚香,香烟由石穴中穿出,产生出烟云满岫的感觉。后来这块太湖石到了黄山谷家,山谷后人将它和山谷授官文书告身同置一箧中,石头也成了供奉的宝物。
东坡说:“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石和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一片顽石,成为几案上的清供;叠石成山,成为园林营造的基础;盆景是园林艺术的扩大化,也与石密切相关。
中国人爱石,赏它,玩它,品味它,将石当做朋友,甚至当做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安慰心灵,并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品石,不光是对石的欣赏,所看重也不全在其审美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很多人是通过石来玩味生命,从中寻找生命智慧的启发。
有一句流传久远的赏石名言叫做“千秋如对”——石者,永恒之物也,而人只有须臾之身,以须臾之身独对永恒之石,油然产生对自我生命的怜惜。石顽然不动,无声无臭,而人则每被困境所缠绕,观此石,时而起生命理想的驰骛。
石兴人哀怜之叹息,也能振刷人的精神,明末松江艺术家莫是龙说:“忽寻苍翠深,巉巉立孤石。借尔白玉姿,对此青霞客。”石有“白玉姿”,人是“青霞客”,是枕流漱石之人,是林下沧浪之士。以此青霞缘,独“对”白玉姿,人与石相与缱绻,自有无边的浪漫。
前人品石,或将其概括为瘦、漏、透、皱,或以清、丑、顽、拙评之,或谓之苍、雄、秀、深,等等,这里说的都不是作为物质的石,石头被人的温情拥抱。一块顽石,深动人的幽情。
中国人玩石,与其说是品石,倒不如说是品人,通过石来品味人生,品味生命。
※※※※※※※※※※※※※※※※※※※※※※※※※※※※※※※※
(假山与日本枯山水)
比较日本的枯山水和中国的假山,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枯山水是日本庭院的代表,假山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二者都有一个思想源头,都来自禅宗。枯山水是日本古代的禅僧们到中国学习禅宗思想,回国之后,为了表现禅宗的修行思想,在佛寺的庭院中,制作出精神追求的空间。中国的假山虽然有绵长的文化传统,但禅宗哲学也是它的基本思想背景。二者都受到中国水墨山水的影响,有淡逸的趣味。
但是,粗眼一过,即能看出二者是不一样的。假山是园林中的一个点景,是园林空间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假山的周围,总是有花木相伴,有流水缠绕,幕天席地,招风际雨,成就一灵动活泼的空间。在中国园林创造看来,日本的枯山水几乎是未完成的作品,在这里没有花木,没有绿色,甚至有的枯山水连偶有的苔痕也省略了,它是白沙和石头相结合的艺术,往往平平地铺上白沙,再将其爬制成纹理,纹理现出道道波痕,再以几块石头构成的“组石”来象征山岛,沙的细软和石的坚硬构成奇妙的关系,白色的沙滩和兀立的岛群,引领着人们的思想飞出现实的时空。
在我看来,日本的枯山水妙在寂,中国的假山妙在活。枯山水和假山都不是真山水,枯山水是枯的,假山也是枯的。但中国人是要在枯中见活,日本人要在枯中见寂。在中国艺术家看来,僵硬的石头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而在日本庭院艺术家看来,一片沙海,几块石头,就是一个寂寥的永恒。如果以唐代诗人韦应物“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两句诗来作比,中国假山要在创造一个万物自生听的世界,日本的枯山水则要创造一个太空恒寂寥的宇宙。
禅家的“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哲学,成为日本枯山水创造的基本思想。白色的沙海,无色,无味,无任何生机,它由一颗颗微小的沙粒组成。面前的景致,使人联想到宇宙和人生,恒河沙数,宇宙缅邈,人只是一颗微尘,在浩瀚的大海中,人只是一沤。生命体的有限和宇宙的无限构成强大的反差,使人作现实的逃遁,而进入到静思和冥想之中。在日本传统哲学看来,枯山水就是让你在其中冥想的,在这世界的沙海面前,静思,自律,达到灵魂的修炼。
中国园林的哲学如果以禅宗语表达的话,可以叫做“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昏”。这里也是一个静谧的空间,也是一个深幽的世界,枯石林立,古木参天,但它在宁静中有跃动,枯朽中有生机,一片假山就是一片生命的天地。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对活力的恢复,创造一个鸢飞鱼跃的世界。假山乃至中国艺术的枯木等等,都是在几乎绝灭中,表现盎然的生命活力。枯山水将你引出人间,引向广远的宇宙,而假山,是人间的,亲近的,葱翠的,活泼的,平常的,自然的。
枯山水,是与沙子对话。或许日本是个岛国,为白色的沙滩环绕,沙子的纯净成为他们的至爱,这便影响到庭院的构造。而在中国,沙漠却是一个吞没绿洲的野兽,对它并不很亲近。在假山中,是与水对话。在日本古代庭院中,本来也是有水,有花,有葱翠的植物,但是禅师渐渐将之省略了。所以日本的枯山水是没有水的。而在中国,水是园林的灵魂,中国的园林就是叠山理水的艺术。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灵。山岛耸峙,清泉环绕,水随山流,山入水中。假山层层,有重崖复岭之妙,风烟出入,云气蒸腾,烟萝轻披,淡月缱绻,能生出种种妙境。
日本的枯山水追求空灵寂寥的境界,中国园林也追求空灵。日本的空灵,在中国看来是空荡荡,空荡荡不是空灵,枯山水是面对寂无一人、空无一物的世界追求永恒,中国人的空灵,是在空中有灵动,假山瘦漏生奇,玲珑安巧,通透而活络。假山还是声与色的艺术,泉石激韵,落叶鸣琴,哪里是一个寂寥的世界,它就是带你到理想净界的扁舟。
日本的枯山水是让人思,这银色的沙滩就是浩淼的宇宙,微小的沙粒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人在这“无一物”的世界中,在他的边缘,注视着它,但见得一片白色的世界在眼前延伸。人不可以走这个世界,它让你静坐静思,欣赏枯山水的方法是思,这些奇妙的沙石提供一个冥想的起点,一个切入宇宙永恒的契机。而中国的假山是一种让你融入进去的艺术世界,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图画,山水之好,要在可居可游,人们不是在它的外围观看它,而是汇入到山水之中,不要冥想玄想,云无心以出岫,人无心而优游,一切理性活动都在排除之列,融入到它的世界中,与生烟万象相优游。日本的枯山水是出世的,如同日本茶道中的闲寂、孤独的“佗”之境界;而中国园林则是入世的,就在俗世中成就自己的生命。因为中国人更重视清净的莲花就在污泥浊水中绽放,他们知道,一切烦恼都是佛的恩惠。
枯山水,如同古希腊的神庙,隔开与外在世界的联系,有一种孤寂的意味。人们目对孤迥特立的对象,从而冥思。中国的园林则是山水相依,云墙篱落绵延,隔墙风月借过来,非园中之景,即园中之景。置一个亭子,是为了月到风来;立一块湖石假山,是为了招来九天云烟。大化之流动,于此园中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