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4年,上海男篮再获联赛半程冠军

2016-12-19信息快讯网

 

吉默·弗雷戴特(左)屡次上演现象级表现,上海男篮也成了本赛季最大的黑马。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谢笑添

在季后赛边缘挣扎多年后强势崛起,萧条的球市一夜蓬勃,昨夜以103比87战胜浙江广厦后,神秘的上海男篮以17胜2负的战绩,时隔15年后再度成为CBA“半程冠军”。

即便是对于本土球迷或媒体而言,如今的上海男篮也实在有些陌生。时至如今,外界依然无从知晓,并无涉足体育产业打算的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缘何会以重金冠名投资这支队伍。而在赛季开幕前,姚明那句“五年内争冠”现在听起来依然突兀到有些不真实。诚然,正如外界所强调过无数次的那样,吉默·弗雷戴特的到来填补上了这支以功能型球员为主的俱乐部最后的短板,但同样不该被忽略的,还有整支球队气质的改变。

被忽视的赢球文化

本土球员框架基本维持原状,一支连续经历了令人失望的数个赛季的球队,“五年内争冠”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显然,没有人会忽略吉默·弗雷戴特的影响,这位传奇得分手的到来重塑了整支球队的风格,而精于战术体系打造的助教布莱恩·高吉安则丰富了其中的变化———作为联赛中唯一三分球出手占比逾四成 (41%) 的球队,上海男篮本赛季进一步削减了战术中低位单打的权重,取而代之的则是更频繁的有球与无球挡拆,以及在内线球员高位策应时的“后门空切(BackdoorCut)”。

然而,在这些可通过肉眼轻易感知的表象背后,上海男篮赛场气质的变化却时常为人所忽略。上周三与北京的焦点之战,当弗雷戴特受限于对手在其无球状态下寸步不离的贴身防守和挡拆换防后的包夹时,是刘晓宇在首节的内突外投以及张兆旭次节在进攻端的高效表现帮助球队紧咬比分。类似场面今年并不鲜见,正如球队主帅刘鹏赛后所夸赞的那样,相持阶段下的“战术执行力高是取胜的关键”。通常而言,这是强队方能具备的底蕴,在过去的上海队身上难以寻觅。

赢球文化的形成并不囿于场内,需要的是诸多细节潜移默化的堆叠。比如,赛季前的出征仪式,一段记录着球队于今夏新加坡“鱼尾狮杯”夺冠的视频剪辑被反复播放,而现场所陈列的冠军奖杯甚至让人恍然产生正置身于夺冠庆典的错觉。事实上,这场国际邀请赛此前已停办了20年,在热身赛中亦难称重磅,但这罕见的高调举动,对于塑造球队自信的意义却不言而喻。

这支上海男篮从来不缺乏动力。由于二线梯队供血能力的不足,这支球队成为联赛中少有的、频繁通过签约自由球员补强本土阵容的球队。在这些全新的面孔中,多数人如刘晓宇那样处在职业生涯重要转折期,渴望着在新舞台上证明自我,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合适的契机、一片积极的环境。在俱乐部总经理王群看来,“他们就像一堆干柴,一点火苗就可点燃。”而他口中所谓的“火苗”,指的就是弗雷戴特。

被低估的弗雷戴特

从NCAA招牌球星沦落到混迹于NBA的发展联盟,在关于大学明星能否适应职业篮坛的问题上,弗雷戴特早已成了最典型的反例。“弗雷戴特认为别人都很傻,需要所有人配合他完成进攻。”这是去年遭圣安东尼奥马刺裁员前,“弗神”在联盟中留下的最后一条新闻,这位匿名口述者的身份则是曾与其共事的一位助教。

如今,外界讨论弗雷戴特在中国的成功时,常常将此归结为CBA的低对抗环境使其扬长避短。这并非偏见。在这里,总被派去盯防对方阵中进攻能力匮乏的本土后卫的弗雷戴特,不必在防守端牵扯太多精力。得益于CBA球队防守整体性的松散,他甚至打出了大学时代都未曾达到过的数据———逾五成的命中率、近40分的场均得分。

“弗神”被高估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与同样擅长投射得分、拥有不俗数据的上海队上一任外援普莱斯相比,弗雷戴特有着更全面的身手,亦有着远胜于“前任”的攻坚能力。逆境之下,这些特质体现得尤为明显。自第15轮对阵山东一役起,弗雷戴特曾一度连续四场手感“冰冷”,命中率均未能达到50%。然而与此同时,在这段低潮期内,他的场均罚球数上升至令人咋舌的13.5次,就连场均篮板亦达到了12.5个。

随时能改变比赛进程的超级得分手,全场无死角的进攻牵制,这是弗雷戴特最为人所熟知的特质,但他做到的远比想象的更多。与大学时代一样,“弗神”如今所属的上海男篮对其有着绝对的依赖。在六场分差小于10分的胜场以及两场失利的比赛中,弗雷戴特仅一场进攻效率达到了赛季平均水平,他的表现直接决定了球队的走势。然而与此同时,弗雷戴特的篮球生涯却也首度与“无私”联系到了一起。

场下的弗雷戴特从来都不是难相处的角色,而如今场上的他同样撕下了自己“傲慢”的标签。在经历了赛季伊始的疯狂后,略显疲态的弗雷戴特开始在手感冰凉或遭遇严防时,主动将球权交予刘晓宇支配,甘心通过频繁的反跑与溜底为队友拉开球场空间。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起伏与落差,即将于明年成为人父的弗雷戴特早已不是大学队友口中那个“爱出风头、不愿防守”的自己。在以数据为唯一标准的CBA外援文化中,他的改变让人如沐一缕春风。

被掩盖的两大隐忧

对于上海男篮而言,比17胜2负的战绩更有利的局面在于,两场失利所面对的吉林与北控均非争夺季后赛排位的直接竞争对手。如今面对新疆、广东等强队所取得的对阵关系优势,或将在未来转化为排位上的胜势。然而,欣喜之余,前车之鉴犹不能忘。仅仅一波1胜3负的低潮期,就让与上海共同领跑联赛积分榜十余轮的浙江广厦迅速退出了第一集团的争夺。

纵观前半赛季,上海男篮暴露出了两大隐忧,一是不合理用人造成的疲劳,二则源于对手的针对性布置。相较于上赛季更灵活的人员搭配,“八人轮转”成为上海男篮的主旋律。作为球队领袖,几乎从不在末节休息的弗雷戴特场均上场逾40分钟,屡次赛后表达疲惫的他在最近十轮三分球命中率相较于赛季前九场已下滑了8.59%。令人有些不解的是,随着赛季的深入,尽管另一位年轻的外援盖尔雄·亚布塞莱逐渐适应了联赛的节奏,却依然无法在第四节胶着时刻为“弗神”分担哪怕两分钟的时间。同样,伴随着吴冠希等原本轮换内球员的边缘化,以及阵容搭配的战术考量(如护筐能力出众的张兆旭多与弗雷戴特一起上场以减轻后者的防守压力),刘晓宇与张兆旭等主力球员的场均出场时间涨幅均接近10分钟。而在他们身上均存在着伤病隐患,尤其是本赛季依然屡次受困于脚踝伤势未愈而表现低迷的刘晓宇。

更重要的是,当吉默的风潮席卷联赛后,不少球队均已摸索出了限制这位超级外援的门道。针对弗雷戴特身体素质平庸、出球慢的缺陷,无论是战胜了上海男篮的吉林、北控,或是未能如愿的北京、新疆,均采取了由队中最出色的外线防守球员全场贴身紧逼的策略。每当“弗神”习惯性地绕过队友的挡拆后,换防的内线球员普遍倾向于抢前延误,而遭遇挡拆的外线防守者则会在第一时间放弃防守人,对其进行包夹。

在身体对抗更为激烈、判罚尺度更为宽松的季后赛,类似的针对性防守无疑将来得愈发猛烈。若希望能在本赛季走得更远,上海男篮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

比结果更可喜的是用人变化

■本报记者 谢笑添

昨晚,CBA联赛展开第19轮较量,面对排在联赛第六的浙江广厦,上海男篮开局即取得两位数领先并将其保持至终场,最终以103比87战胜对手,保持主场不败的同时,也以17胜2负的战绩继续领跑积分榜。考虑到广厦近来急转直下的糟糕状态,这样的结果或许并不意外,但上海队在比赛中所呈现出的变化却令人欣喜。

在上一轮遭北控爆冷后,上海男篮主帅刘鹏对于吉默·弗雷戴特的过度使用,以及极其保守的人员轮换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但昨夜这位被时常诟病缺乏变通的教练却在用人上释放出了改变的信号。

末节伊始,“弗神”罕见地坐在了替补席上,取而代之的则是队中另一位成长迅速的外援盖尔雄·亚布塞莱。这一用人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第四节在场期间,亚布塞莱用攻防两端的积极表现不断助球队拉大分差。而在该节后半段,得到充分休息的弗雷戴特则以标志性地急停三分彻底浇灭了对手反扑的希望。全场比赛,弗雷戴特以近六成的命中率砍下全场最高的35分,而亚布塞莱则得到了25分15个篮板的“两双”数据。

在刘鹏看来,赛季还很漫长,有着太多不可预知的部分,这也就是为何自己会主动改变轮换的方式以降低球员的受伤风险,“今年上海队打球的人数不是特别多,因此我希望能把轮换做到极致。当然,目前来看,在每个人的上场时间、体能状况的调节方面,我们都还有提升的空间。”本周三,上海队将在主场源深体育馆迎来常规赛后半程的首战,对手则是浙江金牛。

一夜爆棚的球市背后

■本报记者 谢笑添

在“哔哩哔哩”冠名赞助上海男篮的消息走红社交网络的那一阵子,周遭总回荡着“我要去源深看球”的声音。这样的冲动大多与对篮球的钟爱无关,说话者所抱有的无非就是要看看现场DJ如何憋着笑喊出“上海哔哩哔哩男篮”这一吊诡名字的猎奇心态。只不过,噱头终究是噱头。小半个月后,当上海男篮与浙江金牛的揭幕战真正到来时,源深体育馆内依然是那熟悉的一幕:大片区域空无一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对未来存有洞见的篮球迷都该在那时为自己“抄底”买入球票庆幸,毕竟后来的故事正如你我所见———源深体育馆外原本低价转手的门票价格已至少翻了一番,线上购票渠道上的主场球票如今只有明年2月以后有货。过去唯有对阵新疆、广东等强队时才会出现的爆满场景,已经成了源深体育馆的常态。那些曾经历过上海男篮两块钱门票无人问津黑暗时代的老球迷,望着此情此景,不知内心会泛起怎样的涟漪。

一夜间爆棚的球市,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是吉默·弗雷戴特如魔术师般用瞠目结舌的三分球表演,把球迷拉回了那片久违的球场;是上海男篮奇迹般的一系列连胜,给了拥趸为之埋单的动力。是的,但答案或许不仅于此。

过去这些年,对于上海男篮所经历的这段岁月,“平庸”或许是最恰当的形容。所谓平庸,有时指的并不仅仅是能力。彼时的上海男篮虽然早已褪去了昔日争冠时的辉煌,但至少还能在季后赛的边缘挣扎。只不过,来来回回多少人员的更迭之下,旧时的记忆与情怀已然褪去,而未来的希望却始终不见踪影。沉闷的场面,年复一年的相似成绩,换个好外援勉强挤进季后赛,没签上合适的则来年再接再厉。这样的环境之下,大批球迷的离去自然成了常态。相比之下,如今的这支上海男篮所拥有的绝不仅仅是傲人的战绩,抑或潇洒的球风,那种在球场内外流露出的无所畏惧的心气才是其最迷人的特质,而这种气质的积累也正是球队文化形成的必经之路。纵观整个CBA,北京或许称得上在这方面最成功的球队。如今这支队伍已陷入了严重的老龄化,战绩也与巅峰时有着不小落差,但乐视体育生态中心内常年满座的场景却依然未变。

你自然可以因此赞颂北京球迷的忠诚,但这样的忠诚从来不是与生俱来。这并不难理解,如果体育无法给予人产生共鸣的精神与文化认同感,又如何在深陷低谷时依然赢得人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