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排练,无人离席一分钟

2017-01-15信息快讯网

临近春节,许多文艺院团进入淡季,演出日益减少。但是有一家业余乐团,仍然坚持每周排练,并将在春节前走进中山医院礼堂为医务工作者献上迎春公益音乐会。这个乐团就是由指挥家曹鹏一手创建起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

在排练日,记者走进正在中福会少年宫排练的“城交”,华灯初上,在小小的排练厅里,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正忙碌着———不仅有来自上海本地的白领和学生,也有在苏州、无锡等地工作的白领,他们是下班后“跨城”赶来排练的。乐团中甚至还有来自日本、德国的朋友。

2005年成立至今,从最初一年三场音乐会,到去年一年20场演出,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举办了百场公益音乐会,还多次受邀走出国门演出。今年,城交的演出日程更是排得满满的,“每周一次的排练都很不容易,大家都有工作,全是用业余时间来排练的。”92岁高龄的曹鹏说,每次能参加排练的人数并不固定。但记者发现,两小时的排练过程,大家全情投入,没有一个人离席休息过一分钟。

每周赴一次音乐的约

每周三晚是乐团固定的排练时间。记者看到,原定19点开始的排练,一直到19点30分,乐手们才陆陆续续到齐。曹鹏告诉记者,尽管乐团编制有200人左右,但每次排练能凑齐半数已经不易,乐手们总免不了临时有工作脱不开身。作为指挥,曹鹏从不缺席,他坚持每场演出前都要把关,他说:“艺术是非常严密的事情,容不得丝毫马虎。”他希望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和大家在一起,与音乐在一起,把演奏的质量提高一些。

两小时的排练过程十分紧凑,没有人愿意停下片刻,即便是耄耋之年

的曹鹏,也只是在中途喝了一次水。“呼吸、跟着我呼吸。”不时地,会听到他轻声跟乐手交流,“中提琴要像鲜花那样开放”、“这段乐章反映了人的什么情感”……一段段反复讲解,一段段反复练习,乐团的和声越来越清晰和谐。

虽说是业余团,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水准一点不业余,甚至可以媲美一些专业乐团。十几年里,乐团的成员进进出出,好在主要班底相对固定。其中还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个来自日本的小号手,她在分娩前两周还坚持来排练,生完孩子两周不到又回来排练。大家都担心她身体是不是扛得住,没想到她回答,“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宝宝是打娘胎里听着交响曲长大的。”

和“来自星星的孩子们”一起演出

在排练现场,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每个周末都会为“天使知音沙龙”举办小型音乐会。这个2008年建立起来的沙龙,致力于关爱自闭症儿童。一次次,乐团用音乐打开那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的心灵。慢慢地,乐手开始教自闭症小朋友演奏乐器。其中有一个叫小海(化名)的孩子,每次都由妈妈陪着来排练,看着孩子从零基础到现在会吹奏复杂的乐曲,小海妈妈欣慰不已,脸上止不住笑意。

曹鹏的女儿、乐团工作负责人曹小夏告诉记者,自闭症的孩子大都只是拒绝与外界交流。“很少有人知道,不少自闭症孩子的专注力优于常人,包的饺子连褶子都是一个个完全仿照师父教的,特别精准。”

现在,不少小朋友不仅会演奏乐器,甚至可以登台与城交合奏。但是曹鹏说,他更希望能解决孩子的生存问题,让他们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两年我都在争取,建一所属于自闭症孩子自己的学校,可以培养他们学会一门手艺,创造价值还能独立生活。”

从艺70年,曹鹏获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就,然而在他心里,坚守音乐阵地、用音乐播撒希望是最快乐的。“让更多人能为社会服务是我最想做的事。”曹鹏说,新的一年,最大的心愿就是社会各界能继续支持公益事业,让音乐的美好浇灌更多心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