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千年龙华

2017-02-04信息快讯网

 

上海京剧院专业演员与龙华社区学生“小京继人”互动。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龙华,上海12个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有着千年龙华寺、龙华塔以及百年兵工厂、航站楼,还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华庙会。

伴随着徐汇滨江的开发建设,龙华这块土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文化场馆和新建项目相继入驻,外来人口和新居民涌入导致人口结构剧烈变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区域的母体文化产生了冲撞。

丁酉春节前夕,龙华街道启动了“打造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行动,宣告2017年的小目标:收集、挖掘、整理民间文化,牵手区域内上海京剧院、朵云轩艺术中心、余德耀美术馆等单位和区域院校,梳理出龙华传统文化脉络,打造特色传承活动,让这块土地上的传统“符号”融入百姓寻常生活。

“小京继人”让学生亲近国粹

早在上海京剧院刚迁址龙华时,街道副主任杨海英就来敲门了。她觉得:这么好的文化专业资源,当然要一起做些什么。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一个很有创意的“小京继人”项目就此落定。杨海英介绍说,“小京继人”意在让更多青年学生走近国粹,担负起传承、弘扬国粹艺术的责任。

该项目结合高中生实践岗位,于去年召集来自南模、位育等学校学生共600余人,分批来到上海京剧院观摩京剧演出,接受专业指导,并与演员展开互动。

这些接受了国粹启蒙的高中生又纷纷来到社区,为暑期中的中小学生和社区老人设计、开展京剧小课堂、京剧讲座、京剧小表演等艺术活动。有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准备了视频课件,边播放边讲解京剧历史和文化;有学生现场来个“兰花指翘”引发大家竞相模仿;还有人通过油画、水彩画的混搭来展示京剧人物。

整个暑假有1200余名中小学生在社区接触到了形式各异的国粹普及。春节前,又有300名高中学生跨入京剧院,接受作为一名“小京继人”的岗前“职业资格培训”。同时,“国粹好邻居”项目也让更多表演艺术家走进社区,让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古调新声”中唱出幸福感

“龙华塔、塔龙华,三月庙会游龙华,龙华地方出桃花,千亩桃花映面红……”每天清晨,龙华街道23个居民区上千名健身爱好者都会跟着这支龙华民谣翩翩起舞,甚至还据这首民谣编排了花棒操。

近两年,龙华街道干部深入基层寻访、挖掘龙华地区口口相传的“文化密码”———民谣。近百首流传于村妇幼童、野老田夫间的民谣得到了抢救性挖掘、整理和运用。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陈勤健评价说,这百首民谣记录了龙华乃至上海的历史变迁、风俗民情,也勾勒出属于龙华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风貌。

去年,龙华民谣被列入徐汇区级非遗名录,结集成册将于今年出版。但如何让这些“古调”在新时期依然有人学、有人唱?

龙华街道一方面推广由民谣编排的花棒操,同时还请来部分专家,为部分民谣谱上新曲,让老民谣更朗朗上口,重新融入社区民众的新生活。

今年,龙华街道将选取一两家幼儿园作为“龙华民谣传唱基地”,将童谣作为教材,让儿童接触到风土龙华。

培育更多传习文化的年轻团队

龙苑中学,龙华区域内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有一支响当当的少年舞龙队。去年,这支舞龙队获邀参与了全国舞龙舞狮进校园研讨会。

作为上海市非遗传统项目———舞龙表演技艺在这群外来孩子身上得以传承,而他们也借助舞龙,找到了与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结。

为了弘扬龙华舞龙,街道专门辟出文化遗产专项扶持资金,龙苑中学也开设了舞龙课程,传统的舞龙表演在学生中扎下了根。如今的龙华庙会上,常能看到少年舞龙队的身影。社区中的各项活动,他们也热衷参与。

今年,借助“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这个平台,街道还将打造更多传统文化的传习队伍。比如,计划开设海派剪纸系列课程,在送进社区、进军营、进工地的过程中,寻找、培育更多能传习非遗文化的年轻团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