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治河”,根子在岸上

2017-02-21信息快讯网

 

“全民治河”,根子在岸上-信息快讯网

“这里两边都种满了绿树,等河道整治完成,附近的老百姓就可以享受水清岸绿的环境,有空的时候还可以沿着河岸跑跑步、骑骑自行车呢。”站在浦东唐镇前进中心河边,80后小伙子张勇开始了他的巡河任务:拿着长钳子等工具,和小伙伴们一起捡拾岸边和河道里的垃圾。

自从成了这里的“民间河长”,张勇时不时就会想着要到河边走一走、看一看。散落的枯枝、塑料袋等清理起来并不太难,但他心里却总想着另一桩事情:都说治河的根子在岸上,可沿河村民如果还是图方便,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在岸边堆放建筑垃圾,水环境肯定没法好起来。

做河道真正的主人

走近唐镇的前进村,前进中心河上的几台大型机械正加足马力,抓紧疏浚河道。眼下,浦东新区已先期启动16条黑臭河道的整治,被列为“整治应急工程”,前进中心河就是其中的一条。

张勇一边观察着河道上的施工进展,一边认真地用钳子捡起几个掉落在岸边的纸袋。他对前进中心河的整治情况比较乐观,“这条河的整治工作开始得早,岸边环境的配套也比较好。通过疏浚工程,采用断流施工——就是把河水抽干之后,‘兜底’把脏东西清理干净,随后两岸还会种上绿化、做景观。”

仔细看一眼河边竖着的一块河道整治公示牌,上面的河长名单除了由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领导分别担任的一二三级河长外,还有两位四级河长,名字后面注明:自荐。原来,为了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河道整治,唐镇决定探索“全民治河”新模式,也就是把“民间河长”制度作为官方设立的河长制的补充和监督,同时新成立一个河道守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唐镇一家酒店工作的张勇就成了这支团队的带头人。

“我是一个新唐镇人,在这里工作生活,维护家园河道清洁,是一种责任。”张勇告诉记者,担当“民间河长”让自己仿佛成了河道真正的主人。自己会时时关注身边河道的变化,积极参与到河道整治当中。

除了和志愿服务队成员定期察看河道、捡拾河道内以及岸边的垃圾之外,张勇还给自己列了一长串任务清单:日常巡河守护、第一时间反映河道整治的问题,发动沿河村民加入志愿团队……

走入每户沿河村居

巡完近一公里长的前进中心河,前面不远处就是张勇负责的另一条小河———小张家浜。与前进中心河的整治进展相比,这里岸边的几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引起了他的注意,“我比较担心的就是‘二次污染’问题,一些沿河村民会随意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如果这种习惯不改,河道难以真正干净起来。”

治水工程,要治的不单是水质,还包括沿岸环境等。根据张勇的观察,小张家浜周边的居民不少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有些民居早就出租了房屋。

“整个河道养护,靠我们几个人肯定是杯水车薪,光做一些垃圾捡捞的活儿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张勇和志愿团队力争走入每户沿河居民家中,调查了解他们平时如何处理垃圾,“如果垃圾倾倒真的存在困难,就要及时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动,做好措施保障。”

对于自己“民间河长”的新身份,他思考得很深:村间河道与广大村民休戚相关。整治河道后的水清、岸绿,不仅关乎村民的生存环境,更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只有把周边的居民发动起来,他们对河道清洁重视起来,逐步改变向河道排污的习惯,才有可能实现标本兼治。”

到今年年底,浦东新区279条段黑臭河道要基本消除黑臭,水质将实现动态监测,做到“发现一条、整治一条、长效管理一条”。张勇期待着更多人加入河道志愿服务,让志愿者队伍迅速扩大,“希望通过我们一年的努力,让家门口小河的环境彻底改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