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本震后重建的三个片断
地震半年后,遭损坏的熊本城向媒体开放。而要修复熊本城,更是漫漫长路。东方IC
3月的熊本城,银杏早已凋落,樱花尚未盛开,城中枯枿朽株与残垣断壁令人唏嘘不已。熊本城下,游客络绎不绝,却只能在城楼之外用相机记录这座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残缺面貌。
去年4月,发生在日本九州熊本县内的两场7级地震不仅造成数万人流离失所,当地旅游业也遭受严重打击,熊本城、阿苏神社等文物古迹均在震中受损。一年过去了,这座曾历经浩劫的城市正慢慢从震中恢复:修复古迹、恢复交通、吸引游客、振奋民心……正如熊本市经济观光局熊本城调查研究所副所长网田龙生所言,“虽然重建道路漫长,但还是要一件件开始。”
“20年,是熊本人共同的期望”
受损的熊本城被防护网团团围住,参观入口处因落石阻断通路而禁止通行,试图一睹这座名城风貌的游客只能从外围看到城内巨石、屋瓦陷落的情形。在去年4月的地震中,建于1604年的熊本城受损严重,这座在明治维新时期被围攻50余天安然无恙、曾历经八次地震幸免于难的名城,这一次未能得到眷顾。熊本城三成的墙体被毁,在名为“颊当御门”的正门及天守阁入口附近至少有六处石墙崩塌,上百米长的“长塀”也遭毁坏,是日本历史上损坏最严重的文物古迹。
地震过去近一年,目前熊本城最主要的工作依然是完成善后工作与调查损坏程度。“一方面我们要移除因地震掉下来的落石。另一方面,我们用石膏将并不稳固的城墙加固。”网田龙生表示,“只有等我们完成调查确保每栋建筑的安全后,重建工作才开始。”据了解,外围城墙已经完成调查,13栋建筑中有四栋完成了这项工作。
无论在技术还是资金上,熊本城的修复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在修复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居然是“找到放置城墙落石之处”。城内数块空地已放满落石,因为城墙崩落的石头数量太多,仍有不少落石尚未安置。为了修复时保留最原始的风格,每块落石上刻着数字对应原先的位置。修复人员将石块的表面拍照后,对照原来城墙的相片,在每块石块上编号,之后先在图纸上重组,确定无误后再砌回原处。
据预计,熊本城的修复需要634亿日元,日本政府将承担97%的费用,剩下的将由熊本县政府承担。而熊本城方面更是启动了寻找“复兴城主”活动,每个人可以通过邮局、直接转账、景点设点等方式捐赠10000日元用于“熊本城灾害复旧支援金”。截至目前,已有7万余人参与捐赠,其中绝大多数是与此城共患难的熊本人。
对于外界所说的修复需要20年是否太久的质疑,网田龙生将熊本城与小峰城做了比较。在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中,位于福岛县白河市的小峰城受到重创,修复将于明年完成。而考虑到熊本城的损坏程度比小峰城严重得多,熊本城又有多达13栋建筑,“因此20年已经是最好的情况。”据日方估计,修复一栋建筑需要五至十年,如果单一修复,也许整个重建过程需要花上百余年,“因此我们采取同时修复的方法,这样人们能早日参观熊本城。”网田龙生表示,“我们希望加速熊本城的重建,20年,是熊本人共同的期望。”
而在观光设施的告示板上,贴着数百张手写的便贴,上面写着各式各样的祝福:“熊本城站起来!”“要坚持到重生的那一天!”这座名城的修复也许需要20年,在回归原先的风貌之前,刻有笑容的落石将与熊本人一起静静地守望着熊本城的复兴。
“民众愿望是复兴的动力”
南阿苏地区是受熊本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尤以交通为甚,震后一度水电中断,公路瘫痪,与外界隔绝。迄今为止,南阿苏地区往返熊本市的公路仅有一条恢复通车,其余依然瘫痪。而地震造成境内铁路被沙土掩埋、铁桥桥梁扭曲,经营基础薄弱的地方铁路往往会在自然灾害中遭受重创,南阿苏铁路也曾一度面临报废危机。
因受灾而不得不报废的地方铁路在日本并不少见。2005年因台风灾害停运的宫崎县高千穗铁路于2008年报废;青森县十和田观光电铁也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而收益恶化于2012年报废。然而,南阿苏铁路选择了与他们不同的道路———尽量恢复全线铁路的运营。
据高森町町长草村大成介绍,与其他灾后铁路数月后申请不同,他们在震后第一时间就递交了重建铁路与恢复运营的申请,得以从日本政府获得500亿日元的拨款。由于南阿苏地区地处阿苏火山口,地形复杂,当地几乎没有公交车运营,因此铁路对当地民众的出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乘客主要是当地前往熊本市、阿苏市的学生和老人。“铁路的停运对当地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地人无论上学、看病都需要铁路。所以我们马上提交了申请。”草村大成表示。据悉,由于铁路停运又缺乏交通工具,震后无法上学的沿线学生一度多达百余人。
“也许重建铁路的选择将面临极大的困难,而报废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选择。”草村大成说,“但是乡民们的需求与期待让我们不畏艰难,一步步朝着全线恢复的目标努力。”去年7月30日,高森站至中松站这段受损程度较小的铁路恢复运营。虽然这段铁路长度仅8公里,在高森站上下车的乘客依然络绎不绝,其中以老年人居多。生活在高森町的佐藤大介已年近七旬,他表示,“铁路的恢复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没有铁路我们的生活就像被‘隔离’了。”
南阿苏铁路的其他段从去年8月起已开始调查工作,直至今年3月完成,调查花费近两亿日元。出于同情南阿苏铁路的现状,由秋田县的利高原铁路、茨城县的常陆那珂铁路、千叶县的夷隅铁路、鸟取县的若樱铁路从去年4月起发售“复兴祈念车票”,以1000日元的价格出售,其中700日元用于支援南阿苏铁路。“如果不能全线恢复,也要恢复更多的路段。这是高森人的愿望。民众的愿望成为了我们复兴的动力。”草村大成如此说道。
“一直找到亲手抱起儿子为止”
“熊本人最大的特点是执着。”当新干线驶入熊本,导游古川纯子脱口而出。熊本人的执着在大和晃的父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因熊本地震遇难的49人中,大和晃是“最特殊的一位”。
22岁的大和晃是熊本学园大学的学生,在4月14日的第一场地震中,他并未受伤。因其在南阿苏地区的朋友受灾严重,面临断水窘境,大和晃15日晚上开车为朋友送水。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在送完水回家的路上,更大的地震于16日凌晨发生了。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造成阿苏大桥全部倒塌,彼时正好开车经过阿苏大桥的大和晃不幸随桥体而掉入河中。阿苏政府随即出动救援队在阿苏大桥下搜寻,搜寻两周后依然未果,政府在5月1日决定暂停搜救。对于政府暂停搜救,当地人水上桂子表示,“在地震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政府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只能停止搜寻。”但更多人认为,政府完全可以继续搜寻,也许还有奇迹的发生。
大和晃的父亲卓也及其母亲忍决定继续搜寻,他们不再上班,带着双筒望远镜,沿着河岸前行,一处一处细细查找。“一直找到亲手抱起儿子为止,决不放弃搜寻。”母亲忍坚决地表示。即便是雨天,夫妻俩仍然在河岸边全神贯注地察看是否有衣物、车胎以及金属碎片。他们甚至向登山爱好者借来保险绳,以便深入到一些站不住脚的河岸边搜寻。
7月24日,他们终于找到了大和晃的黄色丰田车,它被巨大的岩石挤压着,母亲忍曾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想要挖出儿子,但是徒手根本无法移动巨石。车被埋在巨石林立的河滩,大型机械不便进入,挖掘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直到8月11日,大和晃的遗体才随着汽车被打捞上岸。
熊本地震中唯一下落不明的大和晃终于落叶归根,大和卓也夫妇执着寻子的过程通过媒体传递到全日本。在一周后举办的葬礼上,有500多人从各地赶来参加。在熊本,这个故事众人皆知。如果说熊本城的重建是熊本走出地震阴影的物理象征,大和卓也夫妇寻子的故事或许是所有熊本人灾后心理重建的开始。“我们与他们感同身受,也替他们感到遗憾。”水上桂子表示。纵然至今不少人依然对政府停止搜寻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毫无疑问,大和晃父母寻子四月的故事感动并激励了熊本人度过劫后余生的震后生活,“包括我在内的熊本人感到很鼓舞,也激励了熊本人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这只“熊”与众不同
六年前,以农业立县的熊本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九州小城;六年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因为Kumamon(熊本熊)而知道了熊本。熊本熊的风靡不仅令熊本县逐渐走进视线,也成为熊本震后复兴的精神支柱。
六万人赶来为其庆生
3月12日,位于熊本市中心的辛岛公园人山人海。上午10点,熊本熊在舞台中央现身,台下的观众欢呼、鼓掌、尖叫,六万余名熊本熊粉丝从世界各地赶来出席它的6岁生日会。现场一位女士用一整套灰色的衣服装扮自己的熊本熊,她说,仅仅是为这个玩偶做衣服,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坐在第一排的粉丝凌晨3时就赶来抢占有利位置,目的就是向自己心中的萌宠表达爱意,而这份爱意又如此复杂,难以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只熊,它时而暖心,时而调皮,令人很难不爱。”来自上海的李颖颖脸上贴着红色的圆圈以此
来模仿熊本熊。她与其他26位中国熊本熊后援会的成员从上海过来为其庆生。
地理位置尴尬的熊本原本只是一个农业县。县知事蒲岛郁夫曾这般形容熊本的处境:“我们没有钱,这里年轻人很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业机会,地方经济正处于逆境中。但是,我们还是想让全日本的民众来我们这儿观光。”
熊本熊的出现令原本默默无闻的农业县发生了巨变,在其出世的六年间为熊本县带来近1255亿日元的经济收益。由此出现了熊本熊列车、熊本熊酒店等周边产品,连熊本熊的办公室也成了粉丝的“朝圣地”。熊本县政府甚至专门设立了熊本熊品牌推广部,利用宣传让熊本熊的形象能经久不衰,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发展。据统计,六年来熊本县的旅游人数增幅达12%。
而到了熊本才明白,熊本熊的存在意义已经超越了推广熊本和贩售周边的吉祥物,它已经和熊本当地融为了一体。难以想象没有了熊本熊的农业县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熊本熊让远在千百里之外旁人与这个地方有了微妙的情感连接。
熊本人的情感加油站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只行动笨拙、内心贱萌、自带腮红的熊本熊是他们收藏夹里的表情包,为他们带去欢声笑语。而对于熊本人来说,它不仅是行走的表情包,而是他们乐观面对震后生活的精神象征。
地震后,熊本熊成了情感加油站。震后,政府决定暂停熊本熊推特和脸书账号的更新以及熊本熊的任何活动,但它的“失联”很快引来人们的关注。“人们一直询问,为什么在熊本人最需要它时,熊本熊停止了活动。”熊本县政府熊本熊品牌推广部的柳田纪代子坦言,其实当时他们也很困惑,像熊本熊这样一个淘气的吉祥物在地震这样的大灾后该不该继续参加各类活动,“我们遭受了如此严重的地震,熊本熊的出现似乎并不合适。”
但在社交媒体上,各国网友纷纷留言为熊本熊祈福:“熊本部长你还好吗?”“部长快回来振作你的县民”……而熊本熊身上又承载着许多人的感情。“熊本不哭”等这些口号通过熊本熊传递了世界对熊本的关心与支持。成百上千幅画从世界各地上传至网上,熊本熊被描画成地震救援
的领导,它头缠绷带,重建倒塌的熊本城,支撑起摇摇欲坠的房屋。
“熊本熊诞生的目的就是为熊本人带去快乐与正能量。所以另一方面,在震后没有什么比熊本熊更合适安抚大家了。”在反复斟酌后,熊本熊重启了活动。地震过后三周的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熊本熊造访了受灾严重的益城町。由于余震持续爆发了1200多次,当地居民当时仍睡在车里以保安全。“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大家都在寻找的地震幸存者蹒跚着走出来一样。”不少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孩子一窝蜂地涌向熊本熊,拥抱着,与它拍照合影,他们的熊本熊朋友又回来了。在此刻熊本人的眼中,熊本熊是自己的情感寄托。那天之后,熊本熊每天奔波于学校与避难所,看望各处的受灾民众。
因为熊本县县长震后公务繁忙,得益于熊本熊已经建立的影响力,熊本熊替县长走遍日本47个都道府县,并与美国、印尼等驻日大使馆开启“来自熊本的感谢”的活动,感谢日本及世界各地对熊本的支援与救助。确实,此时的熊本熊已不仅是一只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