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啊!被“群”绑架的家长

2017-03-24信息快讯网

 

纠结啊!被“群”绑架的家长-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张鹏

“粗略地算,我大概加入了100多个家长群,关注的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也有几十个。没有这些消息源,好像分分钟就要落在别人后面了!”一位孩子今年面临幼升小的家长这样告诉记者。她身边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

如今,手机移动端的微信群和QQ群正逐渐替代网络论坛,汇聚了大量的家长,成为了超大“牛娃数据库”。

但值得警醒的是,众多的家长群和公众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反而成为了培训机构营销补课产品的阵地。运营者们或赤裸裸、或隐藏颇深地将应试教育的理念灌输给家长们———排列各种杯赛名次、分享通过刷题考奥数成功升学的案例等。

手机的另一端,家长们对待群和公众号又爱又恨,“太纠结了,不看担心会错过许多信息,参与群中讨论不知不觉自己就会陷入焦虑的泥淖。”

加入家长群如同吃饭睡觉般成生活必备

刘浩清是一个四年级孩子的爸爸,像他这样加了上百个群的家长很多。

“我这不算啥,最多的家长手机里,约有500个家长群,进群后就会发现,不少家长都是熟面孔。”他说。

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家长论坛……在家长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些地方获取教育相关信息,如同吃饭睡觉一般成为生活中的必备。

此前,家长们大多习惯“泡论坛”,家长帮、篱笆网和千帆网等教育类社区是家长们获取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近三四年,各类分年级、分学科的家长微信群相继兴起,逐渐取代了论坛的地位。

这些家长群通常有明确的年级和分阶段考试目标。一名家长随口就列举了在家长圈子里颇有名气的家长群体:2015年至2020年准备入小学的群称之为“上书房”,群内大多家长关注的是幼升小的相关信息;针对2年级学生群体影响较大的家长群号称“包子铺”;以3年级奥数起家、目前覆盖到3-5年级所有学科的家长群,影响较大的有“侠客岛”……

以“侠客岛”为例,据悉,这个QQ主群目前已积累了1000多名会员。为满足更多家长的需求,管理员还开设了其他6个QQ副群,每个群接近2000人,覆盖了沪上200多所小学。

因为家长群维护得如火如荼,发起人还开设了公众微信号,短短几个月,公众号的粉丝量就能达万人,单篇文章的阅读量可超过10万+。

实时汇报孩子学习进度不然小心被踢出家长群

加入部分家长群有着较高的“门槛”。刘浩清加入的家长群就立下“规矩”:提供孩子的学籍卡照片,拿出四大奥数杯赛二等奖以上的证书,或在某培训机构组织的每年两次综合测评考试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名次。

另一名家长加入的幼升小家长群还要实时汇报孩子的学习进度:语数外都报了哪些培训班、获得了什么名次。即便不是在参加比赛,也要随时分享现阶段孩子和家长都在阅读哪些书、学会了什么新技能。

家长方剑加入了一个影响力不小的群,他告诉记者,最初建立家长群的是一批在某培训机构成绩较好的学生家长,据此交流奥数学习心得。说白了,最初的两三百人都是孩子在奥数方面获得了很好成绩的家长们。其中就极有名的“牛娃”———小学二年级时就获得五年级学生的奥数杯赛奖项,四年级时已将沪上四大奥数杯赛一等奖尽收囊中。

在群里,有些家长对大数据研究颇感兴趣,根据网上各类奥数比赛公布的名单和成绩,用自己的计算方式排出全市奥数牛娃的“琅琊榜”,并在微信公众号里张榜,广发英雄帖,邀请榜上有名的家长入群。通过这样的方式,还真凑齐了榜上所有牛娃的家长。

如今,每次杯赛成绩公布后,擅长数据分析的家长们会聚在群里,分析孩子的成绩、给出排名,甚至会分析获奖学生的学校。这对群管理员来说并非难以企及,因为在众多的群会员中,在实名制入群过程中就等于向群主公开了孩子所有的个人信息。一定程度上来说,家长群变成了最大的“牛娃数据库”。

成绩像样才能升至私密群不断加码的家长焦虑

众多家长群里还有着一套明确的升级制度。成绩普通的孩子可以先加入副群,拿出像样的奥数、英语、语文等竞赛成绩,可申请加入主群。这些孩子中,成绩在“琅琊榜”前100名的孩子家长可加入更高级别的小群。

这让家长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家长置身其中,就有不断“升级打怪兽”的欲望,总会觉得更高级的群里会分享更多有关升学的小道消息。

“家长对群、公众号是既爱又恨,非常纠结。”幼儿园大班孩子家长涵涵说,加入家长群最大的好处在于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分享信息,尤其是部分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不愿公开的小道消息,弥补了消息不对称带给家长的部分焦虑感。另一方面,在非考试、杯赛集中阶段,群内家长相互交流很轻松,聊聊韩剧和各类非教育话题,群在此时成为有趣的社交场所。

但更多时候,群里的家长被各种焦虑笼罩。尤其是每逢升学季、杯赛季,群内的气氛非常压抑,每天都只有考试信息、分数公布,甚至有家长晒出“草稿纸”的重量———13.6公斤!

家长郭逸冰说,大家焦虑的是在群中看到了升学的一种可能性———通过刷题可以获得各大杯赛证书,这将成为升学的敲门砖。她说,群里还开设了语音课堂,邀请通过这样的渠道升学成功的孩子或家长分享经验。家长们一听,说什么也不能放弃一点可能性。

业内人士坦言,在这些网络社群里,九成以上的家长是盲从的,今天看某个牛娃上了什么班,马上跟风报班。牛牛妈自从加入了家长群,从最初的只给孩子报1个奥数班,到如今已给孩子同时报了4个奥数班。

并不纯粹的家长群与培训机构千丝万缕的关系

家长们对着群主的发言半信半疑。就在最近,新一期的“琅琊榜”正在制作中,各个单科竞赛的排名陆续也被公布出来,这又在家长群里引起不小的争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给学校、学生排名,是为今后推优做准备。”郭逸冰说。

一名培训机构孵化出的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管理者告诉记者,建立微信号的目的很简单———吸引家长粉丝,营销机构的课程和课辅产品。

这种情况下,运营者每天关注的问题很简单:粉丝量多少,文章阅读量多少。按照吸引眼球的规律来看,呈现出的故事越离谱,得到家长的关注才会越多。据此,运营者每天都在家长里寻找这种极端案例。

另一种吸引人的文章便是排名榜单———各类杯赛获奖者哪家强、考取四大名校的初中排名和录取率都是多少,以及每逢升学及报名人数最为激烈的区和学校都有哪些……

再多深究一些就会发现,许多家长群和微信公众号背后大多与培训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也会在公众号的功能介绍中明确是服务于哪家培训机构。

比如公众微信号“汇学堂”就明确其提供小升初名校特色辅导、新概念英语辅导、3E英语考前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公众号的内容基本上是发布培训课程安排、提供培训试题,并成为“口奥”报名入口等。还有的微信公众号在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后,干脆办起了“杯赛”,前不久某公众号就举办了首次“千帆杯”比赛。

一些较为理性的家长坦言,这些家长群至少应该抛弃经济利益为家长服务。不然,当目标和准则开始发生偏离,谁来监督?

(文中受访家长均为化名)

专家建议

辨别家长群消息,考验养育智慧

邓赐平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在互联网特性明显的“群”中,用户间会形成鲜明的结构化关系,在群内更有影响力的人,如不能保持中立,很容易将群转化为带营销性质的阵地。身在群中的家长,其实心里也都有杆秤,不想让孩子过于辛苦,但又在各种信息和情绪的分享下不能自拔。这对家长的养育智慧是考验。一方面,家长应对网上的信息抱有批判态度,学会追求知识的来源。其次,不能过多依赖互联网平台作为情绪体验和调节的渠道。家长养育的压力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方式得到缓解,但这需要专业人士来提供可靠、科学的指导,而不应轻信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家长群”。家长盲目加入各类群,不但不会提升养育智慧,反而产生副作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