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想要爱你真不容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十五年前开始研究人工繁育,然而——
刀鱼,想要爱你真不容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徐钢春(左二)正在研究人工繁育刀鱼亲本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报首席记者 郑蔚
“我爹妈小时候,扬中还没有造大桥,全靠摆渡船出岛。那时码头外面都是卖鱼的。我爸说,刀鱼和鲫鱼都放在脚盆里,价钱是一样的,没人要。谁想到,今天刀鱼要卖到五六千块一斤?”
边说边摇头的,是扬中本地人、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蔡。江之源的“长江刀鲚生态繁养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之一,目前正在养殖的刀鱼有40万尾。
40多年后捕捞量只剩1.5%
小蔡的父母均是“60后”,刀鱼留给他们的儿时记忆并没有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对刀鱼资源研究了十多年。他告诉记者:“长江刀鲚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段,以及江苏和安徽的长江段。刀鱼资源的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历史捕捞量最高值是在1973年,各江段长江刀鲚总捕捞量累计约为4142吨,其中长江干流3750吨,长江口392吨。”长江一个刀鲚季竟能奉献4000多吨鲜美的刀鲚。也许,所有的资源丰沛时,人们很容易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不用去努力加以保护!
如今刀鱼已成稀缺资源。刘凯说,2014年,长江下游安徽、江苏和上海市刀鲚捕捞量分别为31吨、43.3吨和6.8吨,总量为81吨。这两年总量继续下降,2015年两省一市捕捞量为25.1吨、38吨和8.3吨,总计71.4吨;去年分别为21.34吨、37.12吨和3.7吨,合计为62.16吨。2016年总的捕捞量相比1973年下降了98.5%。今年的情况如何?刘凯说,今年的情况肯定更为严峻,我们到崇明岛买用于科研采样的刀鱼都要3500元一斤,商品刀的“船板价”是4500元一斤。
商品化率太低是瓶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2002年开始研究人工繁育刀鱼,“最初尝试的方式,与繁育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的模式一样,繁育季节将成鱼的精子和卵子挤在一个盆里,希望得到受精卵。但刀鱼的应激反应非常强烈,被人为挤了精子和卵子后鱼就死了,而精子和卵子也不受精,形不成受精卵。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刀鱼的群体产卵不同步,有的性成熟是5期,而有的在3期。有专家提出,刀鱼平时将鱼卵产在长江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受精吗?于是尝试采用‘灌江纳苗’,用50亩水塘灌满长江水,放上半年。2006年秋天,鱼塘里果然有了刀鱼的鱼苗,首次实现了人工‘策划’的刀鱼自然繁育。”
“从2009年开始,我们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中洋集团等联合攻关刀鱼的人工繁育,到2013年取得成功。现在通过人工催产的方式,刀鱼亲本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又获得受精卵。”该研究中心主任、水科院首席科学家徐跑告诉记者,“上海水科院和我们也因此分别获得了上海市和江苏省的科技创新一等奖。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规模化的养殖,把刀鱼人工养殖的成活率和商品率提高,把养殖成本降下来,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养殖技术给渔民,实现可推广的刀鱼人工养殖方法。”
“刀鱼的生长周期至少要满两年,它第一年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养一年只能长成20多克;第二年夏天,也就是5-9月,是快速生长期,这样到第三年的清明前,它两周岁时就可以上市了。”该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主任徐钢春说,“刀鱼的商品鱼规格通常是二两以上,但现在企业规模化人工繁育的刀鱼商品率只在10%左右,不到20%,企业的养殖成本几乎与长江里捕捞的刀鱼价格不相上下。”
优中选优破解人工养殖难题
刀鱼的养殖成本为什么这么高? 为此,记者专程赶到位于扬中的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曹文景告诉记者,刀鱼的养殖成本很高,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越冬季节,一个面积约15亩的大棚,除了每天上下午各投放一次配合料以外,一周要投放100斤活的生物饵料。而从每年4月到10月底,每天要投放活的生物饵料,投放的标准是每一万尾刀鱼投放100斤。
“活的生物饵料是什么?”“刀鱼是肉食性鱼类,它要吃活的小米虾、小鲫鱼、小鲤鱼。我们投放的小鲫鱼、小鲤鱼,规格是每斤2000-3000尾,市场价大约是每斤十七八元,企业一年光是活饵料的投入就要1000多万元。”
江之源生产部的“塘长”王大义今年64岁,养了几十年的四大家鱼。他告诉记者,养殖刀鱼很辛苦,他每天4点钟就要起床,到全部100多口塘巡视,看增氧机是不是都正常开着,鱼苗和水质有没有异常,哪口塘需要投放饵料。“一亩水面养刀鱼,需要3亩水面养殖配套的活饵料,成本非常高。”他说。
“怎么提高刀鱼的商品率呢?”记者请教徐钢春。
“还是要选择优良品种。”他说,“研究中心现有选留的大规格刀鱼亲鱼2000多尾,还有人工繁育的鱼苗3万多尾,一尾鱼苗可以卖5-8元,但我们不卖,还是要采用‘优中选优’的方式,进行二代、三代,乃至四代的选育。我们第一代人工繁育的商品鱼规格达到了30%;再用这30%的商品鱼为亲本进行繁育,第二代商品鱼的规格就达到60%。我们相信再进行两代的优良品种的培育,养殖两周年,商品率可以稳定在70%以上。而且,通过几代的驯养,刀鱼的应激反应水平会明显降低,家化程度会提高,这些都会大大提高刀鱼人工养殖的存活率和商品率,降低养殖成本,从而造福渔民和市民。”(本报镇江4月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