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过在意大学排行榜
核心观点
“百姓心目中认定的才是最好的。”与总书记的要求与期待相比,我国大学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大学的办学理念,聚焦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的口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在回应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代表关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言时指出,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百姓心目中认定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太过在意那些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不能用干巴巴的指标评定我们心目 中的好大学。
排名仅仅是一种评价方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排行榜。那些在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前列的高校似乎也就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好大学,成为众多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将来要踏入的神圣殿堂。大学排行榜越来越成为学生评价自己是否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指标。
大学排名是促进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世界上有不少有影响的大学排名榜,如世界公认影响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至于在美国非常有影响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的大学排行榜,也成为我国学生留学美国的重要参考。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学排行榜,在帮助我们更好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方面,无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从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国内就有机构开始了对国内大学进行排名。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中国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内不少单位都开始加强对大学教育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指标,先后发表过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
目前,我国的大学排行榜没有一个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主要是由大学等机构发布。这些排行榜都以学校办学规模 (包括学生规模、校园面积、教师数、论文数、经费数、获奖数等) 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的选择,更多考虑的是大学的外延发展,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的内涵质量。实际上,一所大学是否是人们心中的好大学,关键还是要看大学培养的人才有没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没有对人类文明的创造和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们也注意到,在不同大学排名的过程中,出现了为排名而排名,甚至不择手段追求大学排名位置提升的问题。在中国大学开展国际竞争的进程中,作为一种舶来物,排行榜仍会持续地占据一定舆论空间。但大学不应让排行榜牵着鼻子走。他排他的名次,我沉下心办好我的学校,这才是大学办学的应有态度。
要聚焦人才培养根本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评估的功能发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某些高校;二是来自民间组织和网络,有的排名甚至极大地左右了学生的志愿填报;三是国际教育组织机构所做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入榜中国高校排名。这些大学排行榜没有绝对的公正与权威,仅能作部分参考。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种大学排行榜的态度是不赞成、不支持,同时坚决反对在此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大学的发展中还没有高度聚焦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自我定位不清的情况下,就会盲目相信并追求所谓大学排行榜位置的提升。实际上,目前我国的各类大学排名榜,更多的还是大学发表论文、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的排行榜。这些排名榜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真正评估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这种根据错误的导向所形成的评价体系,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中国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而要实现“三个面向”,就需要我国大学“不要太过在意那些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不能用干巴巴的指标评定我们心目中的好大学”。
“百姓心目中认定的才是最好的。”与总书记的要求与期待相比,我国大学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大学的办学理念,聚焦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的口碑。
文/章友德(作者为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