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乾隆才是那个萌萌哒的熊孩子

2017-04-14信息快讯网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他25岁登基,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发展,文治武功兼修。

乾隆不仅治国很有一套,文化修养也颇高。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他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更留下数以千幅的御笔书法存世,冠绝历代帝王。

据礼亲王昭梿记述:乾隆帝每作一诗,便令儒臣尝试注释解读。当庭无法注出的,还允许回家查猎典籍。

而当儒臣翻遍史书也无法注出诗文所引典故时,乾隆帝便会得意地说出答案,由此也得到大家的佩服。

原来,乾隆才是那个萌萌哒的熊孩子-信息快讯网

作诗四万首什么概念?让我们来看一道算术题:

已知乾隆活到89岁,按一年365天、一生作诗四万首来计算——

40000÷(89×365)≈1.2,也就是说,自出生那天乾隆平均每天作诗1.2首。真是一枚艺术灵感、文化造诣双修的汉子。不过呢,乾隆自己也羞羞哒承认,有很多诗文乃是由儒臣代为捉刀的。

    说起乾隆御笔书法,在清代乃至中国历代皇帝之中都属上流。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书学起步仍是康熙时流行的宫廷书法,后在承学各家中选定赵孟頫丰圆肥润的书法,心追手摹,功力极深,风格圆润秀慧。

    然而,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

    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虽有承平之象,缺少雄武之风。

    今日研究乾隆帝书法者,往往会有这样的感慨:乾隆皇帝喜欢写字,但很少有人称其为书法家。他的字平整规格而缺乏才气,他仰慕魏晋的二王却少有大家的气度风范,追摹元代赵孟頫而无赵字的雍容姿媚,临习明代董其昌而乏董字的平淡天真。在书法方面,乾隆帝也有个不可多得的“抢手”呢,此人名叫张照。乾隆帝曾作诗文,赞叹张照的书法:“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称其为“羲之后一人”、“非人所能学”。

    自负且不乏矫作的乾隆帝,在品鉴书法作品方面也有失察走眼、致遭人讥的时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认定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苏轼烟江叠嶂诗卷》为赝品。但在乾隆之后,不少人已从书风等各方面,判定了该作确为赵孟頫的传世妙笔。当人们看到乾隆帝在《苏轼烟江叠嶂诗卷》前面所写的“双钩赝品佳作”字样时,自不免讥其“玉石不分,贻笑后代”了。品鉴前人书法作品,乾隆爷爱不释手。于是乎,破坏力,噢不......点赞力超强的熊孩子诞生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