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舞剧《诺玛阿美》本周献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2017-04-19信息快讯网

 

哈尼族舞剧《诺玛阿美》本周献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信息快讯网

首部取材于哈尼族迁徙史诗的民族舞剧《诺玛阿美》将献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该剧营造“史诗感”之余,还集中呈现了哈尼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图为《诺玛阿美》剧照。刘海栋摄

本报讯 (见习记者姜方)“大河像飞雁伸直的脖子,平坝像天神睡在大水中间,我们把这里叫做诺玛阿美,认定它是哈尼新的家园……”《哈尼阿培聪坡坡》 是广泛流传于云南红河两岸哈尼族群众中的传统史诗。“阿培”意为祖先,“聪坡坡”指从某处搬迁到另一处,“诺玛阿美”表示美丽家园。本周五至周六,首部取材于哈尼族迁徙史诗的民族舞剧 《诺玛阿美》 将献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哈尼族因开垦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而被称为“雕塑大地的民族”。《诺玛阿美》 总导演王舸曾前往红河哈尼族聚居区采风,“看到哈尼梯田时,我深深震撼于他们百折不挠地寻找理想家园的民族精神”。于是,他与携手创作过 《骑楼晚风》 《大红灯笼高高挂》 等大型舞剧的许锐一起,将 《诺玛阿美》 打造成为“舞动着的哈尼文化博物馆”,不仅有古歌旋律伴随耳畔,更有传统文化闪耀其辉。

“走哟,望哟,哈尼的铁脚翻过数不尽的高山;望哟,走哟,先祖的血汗把数不完的大河洒满。”哈尼族的民族史诗总有股豪气扑面而来。这是一个从雪山中走来,历经艰险在红河扎下新根基的“战斗民族”。舞剧《诺玛阿美》 中,外敌入侵打破了哈尼族的安宁,年轻英雄纳索目睹父亲战死,在恋人戚姒和母亲的鼓励下走出悲痛并成长为哈尼族首领,他带领族人奋起反击却不幸阵亡,戚姒与不屈的哈尼人继续向前并抵达诺玛阿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评论,该剧展现了哈尼族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和勇敢仁爱的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部舞剧做出“小情小爱”并不难,但要做出“史诗感”却绝非易事。王舸认为可从哈尼族的迁徙史诗中洞见早期“中国梦”的缩影,“在一路受到天灾、战争、人祸的艰苦条件下,他们依然执着地寻觅心灵家园,正如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前行于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

该剧既没有只侧重于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一路走来的艰辛轻描淡写,又不仅仅执着于渲染“大爱”之壮美,忽视对人性的挣扎,而是将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写实叙事与动人情感相融合,尤其表现在对战争场面的铺陈上。“《诺玛阿美》 不乏悲痛凄美的段落,正是有了这些反差,才更能凸显哈尼族人永不屈服的魂魄。”王舸说。

营造“史诗感”之余,《诺玛阿美》还集中呈现了哈尼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原始说唱艺术“活化石”哈尼哈巴、铓鼓舞、棕扇舞等元素均有所体现,凝聚着哈尼族天文历法、自然变化、节庆祭典和礼节规范等领域的知识。高度还原的民族服饰与舞者充满感染力的肢体语言,使舞剧颇具电影质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