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南通”走进申城

2017-04-27信息快讯网

 

“指尖上的南通”走进申城-信息快讯网

吴元新在进行蓝印花布的基础工序———刻板。

 

“指尖上的南通”走进申城-信息快讯网

金蕾蕾在创作南通仿真绣。均本报记者赵征南摄

南通扎染、南通仿真绣、南通板鹞风筝……昨天下午的上海大剧院刮起了一阵“南通风”。作为南通旅游推介会的重头戏,“指尖上的南通———南通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展”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南通的技艺大师不仅带来了作品,还现场展示作品背后的工艺流程,让上海观众大饱眼福。

“在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过程中,文化要先行、同行,为经济社会全面接轨服务上海提供文化支撑。同时,南通充分利用好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市场、科研、人才优势,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壮大,为上海人民展现更为精彩的‘文化南通’。”南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倪小平告诉记者。

在南通绽放的嘉定药斑布

在喧闹的展览现场,南通蓝印花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仍然沉浸在自己的“花布世界”中,他的双眼紧盯皮纸板上的一个个缺口,这是蓝印花布制作最基础的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工序。原本,在这个工序之前,还有画板的工序,只不过,从业40多年的吴元新,已经可以跳过画板,“以刀代笔”,直接在皮纸板上刻出“网红款”凤凰团花纹样的图案。

作为国家非遗,蓝印花布的原理是以豆粉石灰作为防染剂,通过镂空花板刮至胚布上,待干透,再投入蓝草制成的天然染料中浸染,晾干后刮去豆粉,洗去浮色便得到花纹细腻、蓝白相间的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和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有着很深的渊源。”吴元新介绍,据史料记载,蓝印花布又叫药斑布,出自嘉定,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其中,药即指染色原料蓝草,斑即防染浆剂造成的大小斑点。目前,嘉定正在筹建蓝印花布博物馆,明年有望开馆。

年轻人喜欢贴近时代的非遗

面塑、剪纸、香包,这些价格合理、方便携带的非遗作品展台前,人流总是不断。特别是年轻女子,对这些“萌物”爱不释手。这让南通面塑传承人措手不及,做的赶不上卖的速度,眼前的面塑越来越少。

“都说年轻人不喜欢非遗,那为什么今天工艺品卖得这么好呢? 非遗传承人在坚守手艺的同时,必须根据时代发展来调整自己的文化视野,创作出适应时代的非遗作品。”吴元新说。

他以蓝印花布为例。蓝印花布色泽简洁自然,图案吉祥喜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曾广泛应用于百姓的生活,伴随着人们的一生。“既然非遗作品和生活关系密切,那么如今非遗作品怎能脱离现代生活独立发展呢?传统和时尚,不矛盾。”吴元新说,如今蓝印花布面料已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到宽幅布,由土布发展到精棉、丝绸等。花色品种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蓝印门帘、壁挂、台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种工艺品,尤其是蓝印花布时装,成为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空间的拉近促两地文化交流

吴元新的边上,南通仿真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蕾蕾坐在绣架前,一针一线勾勒着人物形象。南通仿真绣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所创,因此也被称为“沈绣”。它继承了传统苏绣的风格,保持平、齐、光、亮等工整细腻的特点。

“南通仿真绣的独特之处在于,最早吸收了西洋画中明暗色和立体感的特点,把西方艺术用中国传统的刺绣手法和绣线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金蕾蕾介绍。

“原先我们来上海,坐船要6个小时,那时仅仅是为了产品的交易。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的相继通车,以及沪通铁路的建设,未来无论是我们来上海做产品展示,还是上海市民到南通参观,产品背后的技艺、文化将会被更多地展现。”金蕾蕾说。

吴元新对此表示认可。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南通蓝印染布,他思来想去,只有将产品带到上海这个大市场一条路,在最热闹的南京路、华山路、茂名路、淮海路,都有他开的店铺。那时的他,每天晚上10点坐船从南通载货,早上5点到达上海发货,累得不行。“现在1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他说,“过去蓝印花布通过上海市场提高了知名度,如今蓝印花布早已超越商品流通领域,成了沪通百姓文化交流的媒介。”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