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回乡土情怀,从熟悉农作物开始

2017-04-30信息快讯网

本报见习记者 朱颖婕

小学校园里,小朋友们侃侃而谈光合作用是怎么回事,这并不少见。但是,他们不知道餐桌上的蔬菜瓜果原先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这种对乡土的陌生感,在很多从小生长于城市的孩子身上相当常见。

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多了解,从而增进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沪上多所中小幼学校相继开出各类特色乡土课程。五一小长假正是不少小学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

结合地域特色,授课形式各异

乡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通常都是可加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奉贤区洪庙小学、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闵行区浦江三幼,乡土教育是近年来每学期都会开展的。

地处奉贤农村地区的洪庙小学,3年前将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L形空地改造成了一座开放式乡土生态实验室———“法布尔实验室”。这里有本地常见的中草药、可食用的野菜,还有各类昆虫、鱼类、小动物,以及28棵不同品种的果树。自然课讲授“叶插繁殖”,孩子们就来到温室,种下多肉植物的叶片;语文课教《小蝌蚪找妈妈》,任课老师就到小河里,抓上几只蝌蚪当教具———“法布尔实验室”已成为天然的教室和教材,又给学校的其他课程带来许多灵感。

七宝实验小学则将代表性乡土地域特色———七宝古镇融入日常教学。这个五一假期,老师还将带学生出门,实地讲授校本课程———七宝古镇文化。在品社课、专题教育课、快乐活动日等课程和活动中,学生也能耳濡目染七宝古镇的历史变迁、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等。

位于闵行区鲁汇镇的浦江三幼的乡土课程,包括本土方言和乡土体育两大宝贵资源。学校在“土地”里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如“菜地里的歌”,教会孩子用普通话和本土方言说出蔬菜的名称。踢毽子、跳竹竿、滚铁环、丢米袋等乡土体育项目,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从课程中了解“老祖宗的智慧”

“孩子缺少对乡土的认识,更缺少一种珍贵的乡土情怀。”洪庙小学校长何春秀告诉记者,乡土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老祖宗的智慧”。基于“法布尔实验室”,洪庙小学开设的农耕课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这门课上,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农作物成熟后应该用哪种劳动工具处理。学校的农耕博物馆是学生即使节假日也乐于敲开校门去看一看的地方。

这个五一假期,浦江三幼让孩子们带一首沪语童谣回家,和父母一起唱。园长周陆妹说,老师在教孩子沪语童谣时,明显能感受到,在这种表达与传递乡音的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更活跃、亲密了。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执行院长施忠开展上海乡土音乐研究并在中小学推广,已有数年之久。他说,越是浸润在这些“老声音”里,越能感受到,不管上海如何国际化,它的乡土文化始终是城市文明的根,这需要后人不断传承、保护和发展。

增进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同感

七宝实验小学校长王瑾提到,学校里有一部分孩子来自新上海人家庭。这些孩子出生在上海,所以对这里基本没有隔阂感,但问题在于,他们的父母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有所缺失,因此他们对这座城市和自己“上海人”这一身份,其实是缺少认同感的。

2013年,施忠曾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他们寻访了六项上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些几近“消失”的声音中,犹能窥见昔日上海乡土音乐的辉煌,但如今其文化生态堪忧。施忠认为,上海乡土音乐的传承可以结合城市化和国际化特征,从孩子开始。“对乡土文化有了了解才会有热爱,有了热爱才会有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有认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