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声院士回到母校晋元中学,对话00后学弟学妹
何友声院士(左)在晋元中学对话学生。凡军摄
■本报记者 张鹏
昨天,300多名晋元中学学生迎来了一位86岁的“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流体力学专家何友声。
从3个月研制出国产气垫艇“赶超英国”,到跨界研制探空火箭;从研制中国自主设计的船舶尾部减振装置,到探究水下兵器进出水面时如何减少撞击,再到东海大桥等涉水工程的水动力学论证;甚至只要看一眼导弹发射的轨迹,就能判断发射是否成功……“院士校友”的传奇经历,让学生们啧啧称奇。
更让00后学弟学妹们受益的,是何友声一生的学习感悟:从个人兴趣出发,享受探索未知世界的无穷乐趣。
在这里学到了“爱国”和“勤学”
何友声是市立晋元中学 (晋元高级中学前身)第48届毕业生,在晋元中学的经历让他受益终身。“除了学科知识,我在这里学到了‘爱国’和‘勤学’。”
何友声回忆说,1943年进入晋元中学读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被迫开设日语课程。大家都不想学,就一起商量好了,在背诵日语单词的时候“串入”调皮的儿歌,最后校长也顶住压力,把日语课停掉了。
勤学,是晋元中学一以贯之的传统。“老师们教得非常认真,我们学得也很认真。每个同学努力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能为祖国服务。”在何友声记忆中,中学时代接触过的近20名老师,名字和容貌都历历在目。他说:“我们那时候有位教历史的周老师,我至今记得很清楚,上课讲到‘扬州十日’时,声泪俱下,那是用心上课。所以学生也争气,后来班上大多数同学都考进了大学。”
选专业听从内心,从兴趣出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何友声考入大学。当时,成绩优异的他接连收到了北大、同济、圣约翰等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该如何选择?
何友声说,儿时的梦想帮他做了决定———祖籍宁波的他,虽然自小迁居上海,但每年都会跟随母亲回老家省亲,那一路的海景、颠簸,还有舟山附近渔民的清苦生活,都深深烙进了他的记忆。“你想想,地球上70%是海洋,这里面蕴含着多少神秘的故事啊。”
一个朴素的念头在何友声心里悄悄扎根:“为什么不能把船造得好一点,让渔民生活得好一点呢? 有朝一日,我要亲手设计一艘大船。”彼时,三所学校中只有同济大学开设了造船专业。何友声说:“那时的我们很单纯,就是听从心底的声音,完全从个人志向、兴趣、特长出发,所以我没有太多犹豫,就选择了同济大学造船系。”
1957年,何友声被选送到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深造,师从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等大师,1995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鼓励师生们进行探讨式切磋
1963年,何友声在上海交大开设了“讨论班”,这与中科院院士、数学家苏步青培养人才的方式如出一辙。晋元中学高一(7)班张同学由此发问院士“学长”:“这种讨论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否同样适合高中呢?”
在何友声看来,培养学生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提问,老师还可以反问学生、与学生们探讨。这种相互切磋的过程,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他说,师从钱学森、钱伟长等科学家学习时,这些大家们也大多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教化学生。
早晨8点半准时上班,中午12点午休。下午2点半上班,6点准时下班。晚上再到操场上快速走上四五圈……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何友声仍旧坚持上班、讲课、带学生。他说,力学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人的一生或许只能探索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同样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