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迪曼杯决赛2比3不敌韩国无缘七连冠 “后李永波时代”国羽从零起步

2017-05-29信息快讯网

“后李永波时代”首次世界顶级大赛,中国羽毛球队梦碎黄金海岸。在昨天进行的2017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赛决赛中,国羽苦战五场以2比3不敌韩国队,无缘七连冠。

相比单项赛事,混合团体赛的失利无疑给了国羽沉重一击。自2005年以来,这支“冠军之师”首次让象征羽毛球最强整体实力的苏迪曼杯旁落。比丢掉奖杯更令人失望的,是曾令国羽引以为傲的女子项目全面下滑,被寄予厚望的一众新星远未适应顶级较量的惨烈厮杀。经历了内部管理矛盾、李永波卸任转岗等一系列事件后,换帅又换血的中国队正陷入低潮。面对世界羽坛群雄并起的新格局,“不进则退”的警钟已经鸣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女单、女双曾是国羽的金牌“保险箱”。但如今,女子项目不仅集团优势不复存在,甚至成了国羽整体实力的“短板”。

随着王适娴和王仪涵退役,奥运冠军李雪芮继续养伤,国羽女单全面换代,孙瑜、何冰娇与陈雨菲三位90后选手被推向前台。虽然在超级赛中有过不俗表现,但面对马林、辛杜等一流选手时,“小花”们几乎占不到任何优势。

苏杯半决赛,23岁的孙瑜完败给年仅19岁的日本新星山口茜;决赛场,何冰娇同样以0比2不敌韩国“一姐”成池铉。“不明白这么好打的对手为啥打成这样?”前女单世界冠军叶钊颖在社交平台上难掩失望。

在女子羽坛技术男性化趋势明显、攻势打法逐渐占据主流的当下,此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队,陷入了战绩下滑、无人领军的尴尬。这一方面有新人成长周期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仍在于训练理念和方式。要知道,马林也不过23岁,辛杜和山口茜都是95后,如不尽快跟上脚步,中国女单被压制的局面恐怕短时间内难有改观。

作为国羽曾经最稳的项目,女双的衰落同样严重。年轻组合陈清晨/贾一凡在苏杯半决赛险胜日本奥运冠军,为国羽晋级决赛立下大功。但时隔一天后,面对实力不如自己的决赛对手,她俩未能延续状态,发挥稳定性欠佳,体力和精力均明显跟不上。而其他女双组合,无论是包宜鑫/汤金华还是黄雅琼/汤金华,都未能表现出像前辈那样强大的统治力。

实力存在差距的同时,年轻选手在顶级赛场尤其是团体赛中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亦是国羽丢掉苏杯的重要原因。“一开始两人都很紧张,但我比对方更紧张的话,对方就很容易放开。”何冰娇赛后无奈感叹。没能为球队拿下关键一分的混双组合鲁恺/黄雅琼更是在镜头前伤心落泪,鲁恺坦言:“思想包袱太重了,没有平时比赛中发挥那么好。”

与年轻队员状态起伏形成鲜明对比,林丹、谌龙、傅海峰、张楠等几员老将的稳定表现一次次为国羽注入强心剂。多年经验累积,让他们能从容面对巨大压力和不利局面。而这,正是年轻队员最缺乏、也是最需要从失利中去获得的。

事实上,不仅是运动员为年轻付出了学费,履新不久的国羽教练班子同样需要经历大赛的历练。在总教练李永波隐退之后,夏煊泽和张军分别出任单、双打主教练。没有绝对的权威,分管不同的项目,无论从带队训练还是管理方面,两人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教练组刚改选,苏杯目标就是锻炼新人。年轻队员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夏煊泽对于苏杯的总结,既是针对全队,亦是对自己工作的思考,“虽然输球,也要从中找到可取之处,通过失败经历激励年轻运动员,希望他们在下次比赛中表现优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