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茶话】尊师楷模施宣圆

2017-08-14信息快讯网

【书人茶话】尊师楷模施宣圆-信息快讯网

 

本文作者(中)与施宣圆(左)、吕健摄于泉州开元寺

■高克勤

知道施宣圆先生的名字很早,但是与他熟识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正值拨乱反正之后不久,理论学术界思想解放,争鸣热烈,充满生气。《报》的“学林”专刊往往是最先报道那些知名学者研究近况、学术争鸣动态的,如马寅初的平反,费孝通、顾颉刚、谢国桢等老一辈学者的研究近况等,从这些专访的署名知道了施宣圆是“学林”的编辑。最早与施宣圆先生联系,是我向“学林”投稿。1984年底,在当时文化史的研讨中,“学林”开辟了“中国文化之谜”的专栏,向社会发起征稿,一时反响热烈。我在上大学时听章培恒老师讲过有关《古诗十九首》研究存在的问题,于是写了一篇《〈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谁?》的小文,综合学界讨论的情况,指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产生时代至今还是一个未解开的谜。稿件寄出后,收到施宣圆署名的回复。拙文后收入由施宣圆等主编的《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五百疑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1986年,我研究生毕业后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做编辑,才见到不时来我社联系工作的施宣圆先生。直到十几年前,我任社副总编辑统筹《蔡尚思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时,才与参与策划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施宣圆先生有密切的来往,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

 

施宣圆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善于交流,乐于助人。在我与他交往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老师的尊重,特别是他为出版老师蔡尚思先生全集所做出的努力。

 

施宣圆是福建晋江人,196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当时的系主任是谭其骧先生,老教授有周谷城、周予同、陈守实、蔡尚思等,青年教师中有后来声名鹊起的胡绳武、金冲及等。老师们的学问给施宣圆以深刻的影响。1965年,他毕业后即进入《报》做编辑,1985年任“学林”专刊主编,1994年被评为高级编辑,2001年退休。大学毕业后,施宣圆与老师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尤其是与籍贯福建德化的闽南老乡蔡尚思先生有着较为密切的来往。施宣圆在大学时就听过蔡先生的课,觉得蔡先生一口浓重的闽南话听起来特别亲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常去拜访蔡先生,也常约蔡先生的文章在“学林”发表。蔡尚思是著名历史学家,长于中国思想史研究,著作繁富。他与施宣圆交谈时,多次提到想出版自己的全集,他知道施宣圆交际广,请他帮忙。2004年3月,年近期颐的蔡尚思因年老体衰入住华东医院,他放不下出版全集事,托其子蔡法交给施宣圆一纸授权书,拜托并认可施宣圆全权代理《蔡尚思全集》所有出版之事务。施宣圆受此重任后,立即进行筹备工作。他知道我们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意出版《蔡尚思全集》,即与我社谋划如何编辑出版,根据我们搜集到的蔡尚思著作的数量,匡算了出版费用。由于当时复旦大学相关方面没有资助出版经费的可能,上海古籍出版社也没有独自承担出版费用的打算,施宣圆就把寻求资助的目光投到了蔡尚思先生的家乡。蔡先生的家乡德化县属于泉州市管辖。时任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重视文化建设,是施宣圆的中学校友,彼此熟悉。于是施宣圆投书施永康,请求由家乡资助《蔡尚思全集》出版,“原因有三:一蔡是我们泉州人;二蔡曾是我的老师;三进一步提高我们泉州的文化品位”(施宣圆《我与复旦三教授》,《我与学林名家》,中西书局,2016年)。次年,泉州方面回复同意,认为能够资助蔡尚思先生出版全集是家乡人民的光荣。

 

2005年1月5日,施宣圆带我与我社历史编辑室主任吕健一起去蔡尚思家乡德化和泉州,与泉州市和德化县的领导落实资助出版《蔡尚思全集》事宜。我们先到泉州,与分管副市长会谈。副市长告诉我们,资助经费已落实,合同由德化县与我社签。翌日,我们赶到德化,与德化县领导见面,确定了合同等事宜。德化是著名的陶瓷产地,县领导带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陶瓷学院、陶瓷厂等,还特地参观了德化图书馆“蔡尚思图书室”和蔡尚思故居。第三天,我们又随施宣圆去他老家晋江看看。施宣圆长期关注支持家乡的文化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退休后还担任上海市泉州侨乡开发协会晋江、石狮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深为当地人士所尊敬。我们跟他一路走来,都受到了当地的热情接待,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企业家、工艺师,施宣圆都能与他们打成一片,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施宣圆的活动能力和人格魅力。

 

从福建回来后,我们就投入了《蔡尚思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力争在当年蔡尚思百岁寿辰之际推出。为保证《蔡尚思全集》更好地出版,我们成立了《蔡尚思全集》编委会,由施永康和时任泉州市长郑道溪为正副主任,施宣圆为执行编委。施宣圆又特意建议聘请他尊敬的两位老师,时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胡绳武教授为顾问。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八册四百多万字的《蔡尚思全集》如期出版。全集收入迄今为止所能搜集到的蔡尚思的全部学术专著及论文,金冲及、施永康作序,施宣圆写了后记,叙述了出版缘起和经过。2005年9月14日,我与吕健、施宣圆一起去华东医院看望蔡尚思先生,给他送去刚出版的《蔡尚思全集》。蔡先生虽已年登期颐,仍思路清晰,向我们回忆往事,笑着说:“我的书又不是古籍,怎么在你们古籍出版社出啊!”17日,我社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德化县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共同举办《蔡尚思全集》首发式。会上,施宣圆作了发言,介绍了这部书的策划经过,表达了对蔡尚思先生的敬仰之情。会后,我又与德化县领导去华东医院看望了蔡尚思先生。

 

为了向家乡人民汇报《蔡尚思全集》的出版情况,2006年3月底,我们在泉州又举办了一次《蔡尚思全集》的发行仪式。我与吕健、施宣圆又去了德化和泉州, 同行的还有我社老社长李国章先生、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吴景平教授等。

 

《蔡尚思全集》的出版圆了蔡尚思先生的“全集”梦,学生施宣圆功不可没。

 

此后,我与施宣圆在不少学术会议的场合见过面,也经常听熟识他的老同事说起他的情况。退休之后的施宣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术活动,访谈学术名家。我经常在《报》《读书周报》上读到他写的访谈文章,篇幅多比之前写得长,感觉是谈得更为深入,写得更为从容,内容充实,笔端饱含真情和激情,特别是访谈和回忆师友的文章,充分表达了他的尊师重友之情。

 

施宣圆先生生前把他撰写的这类文章集为《我与学林名家》一书。如今,斯人已逝,重读故人之作,回忆往事,能不恻然!唯有光大发扬前贤风范,继承前贤未竟志业,才是对前贤的最好纪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