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传奇老太逝世 百岁奶奶历经战火却能长寿的秘诀竟如此简单
8月19日中午,武汉江夏区第一长寿老人陈新平老奶奶,在该区五里界福利院平静离世,享年105岁。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出生于大户人家,是大家闺秀,知书识礼;抗战时,她与丈夫一起,向抗日军队捐款捐物;解放战争时期,她与丈夫将全部家产捐给解放军购买飞机打仗……
陈新平老奶奶生于1912年5月,按照民间说法,过了105周岁,就是106岁了。此前,她在江夏区多位百岁老人中最年长。
婚姻幸福的大家闺秀
陈新平生长在旧社会的大户人家,她父亲是江夏五里界一带很有名气的乡绅,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死于土匪之手。
陈新平既在旧式学堂学习过传统的四书五经,又在新式学堂接受过现代教育。她知书识理,长相漂亮,性格温和。
18岁的时候,陈新平嫁给了当地绸缎商的儿子田平卿,从此,她与田平卿相濡以沫,相伴一生。两人的婚姻生活很幸福,夫妻俩琴瑟相和,互敬互爱。
在最鼎盛的时候,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江夏区五里界老街,有一半是属于她家的家产。
当年,田家不仅在当地有300亩农田,在汉口最繁华地段,还有2间店铺。
曾捐钱给解放军买飞机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新平与丈夫田平卿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行动,他们向抗日的军队捐款捐物,毫不吝啬。
解放战争时期,陈新平的丈夫田平卿投身报国。夫妻俩将所有的家产变现,然后全部捐给解放军买飞机打仗。当时解放军一位干部很受感动,表示要补偿他们500元大洋,被夫妻俩婉拒。
1950年,田平卿当选当时的武昌县首届工商联主席,以后在原五里界供销社当工人直到退休。
老奶奶一生节俭爱干净
陈新平一生没有生育。1995年,其老伴田平卿去世后,因膝下无子女,她独居在社区里。
6年前,陈新平因行动不便,生活渐渐不能自理。社区的干部开始管理她的起居生活,社区成立了帮扶小组,由于老人不会用一键通手机,规定每天必须有人到老太太家里去,以防不时之需。
历任居委会负责人都非常重视陈新平老人的生活起居。另外,社区还出钱帮她请了一个钟点工,每天负责为老人做饭、洗衣、烧开水,打扫卫生。
在社区干部们的眼里,陈新平是位“很可爱的老人”。
在老太太家中,有一个老式木柜,柜子里面都是米面油盐等物品。
陈新平对别人对国家很大气大方,但对自己很抠门。她一生节俭,每次做饭之前,她都会亲自打开柜门,抓一把米给做饭的钟点工,“怕饭煮多了,吃不完造成浪费。”
陈新平住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建成的红砖房,位于早期五里界供销社的家属大院内。房屋的光线不好,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老太太特爱干净,什么都要弄得整整齐齐的了。
曾长期照顾陈新平的社区志愿者郑菊香介绍,在陈新平90岁以后,其被子与衣服,都是社区居委会派人帮她洗,或由志愿者帮她洗。
由于老人从小就开始裹小脚,其双脚掌已严重变形,志愿者每次都会为老人泡脚,再拿出自备的小剪刀,为老人将脚趾剪得干干净净。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五里界街多位照顾过陈新平老太太的人认为,老太太能活105岁,与老太太坚持过有规律的生活,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及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关。
一是老太太的生活很有规律,早睡早起,她每天6点左右起床,晚上8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从不赖床,也不熬夜;中午还要眯几分钟,睡个美容觉,但绝不多睡”。
二是老太太的饮食清淡,但营养丰富,一日三餐以青菜为主,一般炒两个菜,平时要吃两碗白米饭。老太太一辈子不吃大鱼大肉,而且只吃菜子油,最爱吃菠菜。另外老人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但老太太喜欢喝牛奶。
三是老太太珍惜生命,有病就治。平时老太太很少生病,但只要有感冒发烧之类的病,她就会第一时间通知社区,让人去给她买药或叫医生到家里来给她打针。
与陈新平老人接触过的人都说,陈新平很乐观,整天乐呵呵的。1995年,陈新平的丈夫去世,她一个人开始了独立生活。那个时候,老太太的身体还好,特别爱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处溜达。最近五六年,老太太变得爱静了,除了在院内走走,一般不走远。
老太太爱与比她小几十岁的女性聊天,还尊称人家为姐姐,每次有女志愿者去看望她时,她都会笑着喊:“姐姐啊,你来了,我好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