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花木》——周瘦鹃的花木小品

2017-09-04信息快讯网

《人间花木》——周瘦鹃的花木小品-信息快讯网

周瘦鹃先生,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一八九五年生于上海,因祖母是苏州人,祖父置周氏坟茔于苏州近郊七子山,故其早年就以吴县为籍里。

一九一一年,周瘦鹃十七岁,在《妇女时报》创刊号发表短篇小说《落花怨》,在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连载八幕改良新剧《爱之花》,从此开始职业笔墨生涯,自称“文字劳工”。先后编辑《礼拜六》、《申报•自由谈》、《游戏世界》、《半月》、《紫兰花片》、《上海画报》、《紫葡萄画报》、《良友》、《紫罗兰》、《新家庭》、《申报•春秋》等报刊。他是以翻译起家的,代表作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一九一七年受到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褒奖,周树人、作人兄弟在合拟的评语中说:“当此淫佚文字充斥坊肆时,得此一书,俾读者知所谓哀情惨情之外,尚有更纯洁之作,则固亦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矣。”他的言情小说在市民中具有广泛影响,被称为“哀情巨子”,代表作有《亡国奴之日记》、《留声机片》、《十年守寡》、《南京之围》、《祖国之徽》、《对邻的小楼》、《新秋海棠》等。他还写了大量的散文和诗词。有人认为,他的散文成就远高于小说,其中尤以花木小品、山水游记、民俗掌故为“三绝”。

一九二〇年代后期,周瘦鹃对花木栽培产生浓郁兴趣,一发而不可收。一九三一年买宅苏州王长河头,翌年移家苏州,沉浸花木丛中,制作盆栽、盆景,参加上海中西莳花会展出评比年会,获得两次总锦标杯,一次特种锦标杯。一九四一年,他在上海王家厍静安寺路口创设香雪园,展销自己的盆栽、盆景作品。一九四九年后,周瘦鹃受到礼遇,高车驷马,门庭若市。他除参加社会活动外,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盆栽、盆景的研究和制作上,参加各地的展览和研讨,被公认为这方面的专家,还拍摄了彩色纪录片《盆景》。他原本以为可以在花光树影中安度晚年,想不到急风暴雨席卷了宁静安逸的家园,他于一九六八年八月十二日深夜投身园中水井,时年七十四岁。

周瘦鹃的花木小品,大都写于一九五〇年代中期至一九六〇年代前期。他的自编文集,有《花前琐记》,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五年六月初版,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十二月新一版;《花花草草》,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九月初版;《花前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初版;《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一月初版;《行云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初版;《花弄影集》,香港上海书局一九六四年三月初版。一九六二年,周瘦鹃应上海文化出版社之约,在《花前琐记》诸集及近年新作中选编一集,题名《拈花集》,自撰前言,请田汉写了序诗,由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交稿以后,未曾出版,直到一九八三年六月,上海文化出版社才将此书印出。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六年,周瘦鹃在香港《报》开辟“姑苏书简”专栏,凡五十九篇,后经其小女周全整理,即名《姑苏书简》,一九九五年五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这本《人间花木》,选辑周瘦鹃的花木小品,分八辑。第一辑二十篇,选自《花前琐记》;第二辑二十四篇,选自《花花草草》;第三辑十六篇,选自《花前续记》;第四辑十六篇,选自《花前新记》;第五辑四十六篇,选自《花弄影集》;第六辑十四篇,选自《拈花集》;第七辑十六篇,选自《姑苏书简》。副册《盆栽趣味》,周瘦鹃、周铮父子合著,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六月初版。

明年是周瘦鹃先生弃世五十周年,作为晚生后学,就以这本《人间花木》来纪念这位既让人敬重又让人惋惜的乡前辈。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