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不仅“创物”更要“创新”
■本报记者 徐晶卉 李静
谈起“工匠”时,人们总会下意识地理解为手工艺人。但在“双创周”举办的“创新创业零距离”工匠论坛上,94名新当选的2017年“上海工匠”可不仅仅是手工艺人那么简单。最严格的选树标准,并没有难倒新时代下上海各行各业的翘楚。中国需要大国工匠,这在向“中国制造2025”进军的关键时期显得特别重要。有专家认为,新时代的工匠更要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不仅能“创物”,更要能“创新”。
一线工人的创新和超越
在上海的汽车制造行当里,传说有一个德语说得很好的工人,他从一个普通的维修工人逐渐成长为特级技能师;德国专家八天八夜修不好的机器,他两个小时搞定……在昨天论坛现场,记者见到了这位2016年的“上海工匠”代表徐小平。
“我不是学外语的能手,在汽车制造及维修过程中,我们需要看懂很多外语资料,和外国专家交流,如果不会这门外语,会有很多阻碍。”之所以想到攻克德语,徐小平的理由很实在———工作需要。为了读懂一本本“天书”,他从1990年开始自学德语,坐进了大学课堂,一直坚持到现在,更拿到了德语高级翻译证书。
“从学习到赶超,最后能够掌握技术,我想证明一线工人在汽车修造领域,不但可以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同样能够创新和超越。”徐小平说。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为企业贡献了十几项发明专利,创造了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效益。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层面都需要匠心。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班组长赵浙卫全程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有一个外号叫做“工人发明家”。他认为,制造业需要创新,“是因为企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什么叫创新,如果工人按部就班地按照前人留下的说明书来操作,我们的岗位谁都能替代,但如果能改善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就达到创新要求了。”
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2016年首批“上海工匠”之一的王曙群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爱情的结晶,一个是他的航天人工作。谈起这两个“孩子”,王曙群的夫人有些“小怨言”:“孩子刚出生那年,正好是对接机构样机研制的关键年,他整天扑在工作上,把家当旅馆,等到样机研制成功,孩子已经不认识他了;‘太空之吻’那年,正好是孩子高考,他也完全没顾上。”
凭借“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王曙群成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但为了“太空之吻”成功对接的17分钟,上海航天人整整努力了16年。王曙群说,当时整个团队光是单机试验就做了31次,每次37个小时,在一次次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国制造的对接机构注入了创新元素。
徐小平认为,作为新时代下一个合格的工匠,要做到三件事,首先,应该会研究工艺,第二,要会制作工具,第三,能制定标准,“中国制造太需要标准的建设,如果每一个工匠能把这三件事做好,我们就不怕成不了制造强国。”
“工匠精神需要与上海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上海制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上海品牌、中国品牌,离不开上海一线工匠们的坚守和奉献。”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认为,谈“工匠精神”,核心是为了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总目标,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每个层面都需要匠心,工匠也是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94位“上海工匠”脱颖而出
本报讯 (记者李静)在昨日举行的“创新创业零距离”工匠论坛上,94名2017年“上海工匠”正式揭晓并受到表彰。今年,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上海工匠”数量大幅增长,一线普通职工数量达到69人,占总数的73%,比去年增加31人。
今年受到表彰的94名“上海工匠”,涵盖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并呈现出涉及产业及行业面广、一线普通职工占比高、技能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文化程度高、党员比例高等特点。今年的“上海工匠”中,既有不少原本就在职工中具有号召力的技术“大牛”,也不乏一批新生代的技能高手。从去年开始,上海市总工会实施“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计划用十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去年,本市选树了首批88名“上海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