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茶话】沪乡记事

2017-12-18信息快讯网

虽然生活在城市的日子已远远长过我在乡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虽然今天物质上的丰富程度足以让童年的我瞠目结舌,但我始终觉得儿时在南汇农村的日子是我个人最高品质的生活,每一天都像镀了金子,闪闪发光。然而这大抵是一种错觉。我只是剔除了头上长虱、脚生冻疮、被母亲用花萁秆抽腿肚子、插秧插到天黑想一屁股坐在水田里的窘迫和苦恼罢了,而且没有补课也不指望前程的童年自然要轻松得多。

 

只是偶尔想起行走在家乡某一处陌生的地方,似乎要去经历一件愉快的事,比如去喝喜酒,或者去北边那个有砖窑的村子玩耍,天是澄碧的,风是清凉的,阳光如此透明,就会突然穿越到那时候的心情,完全的无忧无虑,就像是幸福的定义。我周围氤氲着一种微妙的气氛,可能由某种大自然的气息所营造,我的身心彻底放松,仿佛飘浮在空气里。然而这种几乎可以抓住的美妙感受稍纵即逝,而后悲伤地发现它无从复制。或许这就是不可追的童年,是上天分赠给每个人的幸福时光。

 

我就这样觉得我的家乡是一片别具魅力的土地。可南汇在中国的版图上实在只是一片再普通不过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我记忆中的乡村美景是要让徽州的、高密的、商洛的、湘西的、桂林的、绍兴的读者笑话的。但我从来不曾失去自信,因为我家乡的土地,曾经孕育出两个卓越的人,一个是张闻天,一个是傅雷,他们高洁智慧的灵魂,我以为在近现代的中国罕有其匹。所以我坚信这片土地上的风物人情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只有健康丰润的母体,才能孕育出美丽的生命。

 

然而关于家乡的历史地理风俗,似不曾有人详细地描写过。我没有力量去廓清南汇的历史,填补其中的细节,但我自以为是南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图景的最佳讲述者,所以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尽快把这片土地上的风景和风俗一一写下来。趁这片土地还有一点点过去的模样,趁我爸妈和宅上的长辈还耳聪目明。

 

2006年我去美国工作,临行前我对妻子说,这两年里我要为沪乡写一本书。然而我只写下了一篇《夏夜的交响》,1200字,还有两篇关于历史地理的半成品。当我重续旧题准备拿来充数时,却发现这些矫揉造作的文字几乎无一堪用。

 

十年延宕,我本人的怠惰自然是主要的原因,但以有限的资料,去描画一段数十年前模糊的历史,实在也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事。

 

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逼迫”我完成了这本书。只能说世事奇妙,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机缘。

 

2016年春节,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美国行摄”(现改名为“明月文章”)上写了一篇文章——《一本文庙老相册,竟记录了民国无名“女神”的一生》。不想此文一夜传遍朋友圈,一周内阅读数破百万,转载不可计数。于是“克勒门”文化沙龙主持人阎华找我做了一次访谈。在和她的交谈中我讲到我想写一本关于沪乡的书,想写洘沟头、经布刷布、孵日旺、夏夜乘凉这些温馨有趣的旧日风俗。我想说的是,我写“民国女神”,写乡土往事,都是想记录下那些纯真美好的人和事,那些久违的道德传统和行为方式。我感觉到她在听的时候没有失去兴趣,而且写进了微信公众号文章里。

 

而三联书店上海公司的编辑们看到了这篇文章,告诉我他们想出这本书。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每完成一篇即发布在“美国行摄”公众号上,而我最大的私心,是期望读者,特别是南汇地区的读者能对我的写作指陈谬误,提出建议。

 

这种崭新的写作方式让我获益匪浅。比如人们告诉我周南线行经的大河是六灶港,那种蓝色的小野花叫阿拉伯婆婆纳,小龙虾出现在南汇的时间要早于1980年。很多人纠正我关于烧纸、伊选西瓜、芦粟的错误写法,可爱的老乡们还补充了很多有趣的南汇方言,比如“偷备兹”“困脱卯”。还有亲历者指出,开挖大治河并非如我写的那么浪漫,真实的劳动艰苦至极。所以当《沪乡记事》(三联书店出版)出版的时候,很多读者已经“预审”过了。

 

而像我这样一个非专业的写作者、一个拖延症患者,居然铆足劲要写一本关于乡愁的书,我想这是一代人的乡村觉醒。

 

很多人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就会想去海边,或者回归一处宁静的乡村。你看,民宿突然就成了一种潮流。在莫干山的山谷里,在松阳县的悬崖边,在洱海之畔,在长城脚下,改造一间或一片民房,有落地的大玻璃窗,有看得见风景的阳台,在院子的树下喝茶,看云,数星星。年轻的老板或老板娘是屋子的主人,或者是寻访至此的生活梦想家。所有的店家和远道而来的住客,都有一颗自由的心,一份诗意的情怀。

 

民宿就像火种。只要有年轻人,特别是有一定文化修养、一定经济实力的年轻人重归故里,哪怕只是改造了一间屋子,只是雇用了一个当地人,都是极有价值的。事实上有的民宿业者已经开始着手复兴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手工业,比如以古法制墨作为伴手礼,邀客人一起制作当地的传统糕点等。

 

我还看到一些社会学者、艺术家、建筑师箪食瓢饮、苦心孤诣,投身于乡村的保护和重建。在安徽、浙江等地的传统村落,有很多的尝试,也有不少接近成功的案例。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乡村不可以沉沦。民淳俗厚、百业兴盛、美丽宜居的乡村,是可靠的社会基石,也是每个人的平安幸福所系。

 

而《沪乡记事》,是时代乡愁里的一曲吴歌。

©2014-2024 dbsqp.com